公募基金自购潮涌 释放市场积极信号
AI导读:
南方基金等四家公募基金公司近半月内相继启动自购,年内已有超百家基金管理人实施自购,涉及股票型、混合型等多类基金,释放市场积极信号但投资者仍需警惕风险。
又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加入自购(指基金公司使用固有资金投资自家产品)队伍。
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共3只产品),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这已是近半个月来第四家披露自购事宜的公募基金公司。此前,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也曾分别公告自购事宜,并且,这3家基金公司也都选择了权益类基金为投资标的。
总体上看,年内已实施自购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突破100家。
据Wind统计,截至8月11日,2025年以来,共有127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涉及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其中,公募年内自购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的金额(净申购)分别超过15亿元、8亿元。
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多家基金公司同期自购具有明确信号意义,释放出机构对当前市场估值合理性的认可。不过,“基金公司自购”是积极信号,但并非绝对保证,也并非市场反转的“精确指标”,投资者入市仍要警惕投资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