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红星资本局8月12日消息,医疗器械板块早盘直线拉升领涨A股,多只医疗器械ETF涨幅超1%。医药板块复苏,医疗器械或成新动能。基金经理表示期待医疗器械接力创新药,走出持续行情。

红星资本局8月12日消息,今日早盘,医疗器械板块直线拉升领涨A股。截至收盘,麦澜德(688273.SH)涨超18%,三鑫医疗(300453.SZ)涨超14%,翔宇医疗(688626.SH)、迈普医学(301033.SZ)涨超10%,多只场内医疗器械ETF涨超1%。

深度调整3年多时间后,今年医药板块迎来明显复苏,其中创新药板块更是陆续诞生了多只“翻倍基”。连日来,市场也在挖掘其他潜在的复苏方向,医疗器械板块的连续上涨,或预示着新的动能正在涌现。8月12日,有基金经理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多重逻辑共振下,期待医疗器械能够接力创新药,走出持续的行情。

创新药板块近一周调整 医疗器械板块逆势上涨

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晚,近一周净值跌幅靠前的基金以创新药主题基金为主。创新药板块情绪降温的同时,医药主题基金中,医疗器械板块逆市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晚,永赢医疗器械ETF、招商医疗器械ETF、华夏医疗器械ETF、汇添富医疗器械ETF这4只医疗器械ETF近一周分别上涨2.81%、2.80%、2.77%、2.76%,领涨医药板块。

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2日收盘,上述4只ETF跟踪的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自6月23日以来已累计上涨16.54%,成分股中,麦澜德涨超97%、翔宇医疗涨超80%、迈普医学涨超60%。除了医疗器械,医疗保健设备、CXO、中药等细分赛道自7月以来同样表现活跃,随着创新药行情的扩散,市场预计医药子行业轮动或已开启。

8月12日,泓德基金基金经理操昭煦表示,医药行业近期出现了主线创新药暂停,相应的创新产业链的CRO、CDMO和上游也暂停,而具有政策变化拐点预期的器械板块补涨的局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在经历了过去三年多的调整后,近期强势反弹。有投资者疑问,接下来,医疗器械能否接棒创新药?

8月12日,永赢医疗器械ETF、港股医疗ETF基金经理储可凡表示,当前医疗器械行业呈现诸多积极变化,多重投资逻辑共振。具体来看,一是设备更新政策提振医疗设备需求,医疗设备招采数据持续同比高增;二是财政部对欧盟进口器械采购限制措施,或进一步加速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程;三是医药“反内卷”,集采利空因素缓解;四是在医药子赛道中相对滞涨,行情扩散下存在补涨机会;五是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六是医疗器械企业聚焦创新研发,出海加速。“多重逻辑共振下,我们期待医疗器械能够接力创新药,走出持续的行情。”储可凡说道。

操昭煦分析认为,短期内,器械企业仍然面临着国内需求较弱、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巨大等问题,但渠道库存清理情况符合预期,预计在今年三至四季度将逐步走出去库存的压力阶段,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短期的业绩拐点即将到来。长期来看,国内集采压力有所缓解,在过去国内承压的两年里,少数优秀的器械企业已经悄然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未来,器械企业凭借国内的产业优势走向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机遇。不过,器械预计不会像创新药那样出现爆发式增长,因为它没有BD这种商业模式作为国际化阶梯,只能依靠器械企业踏踏实实自主建设海外渠道,成长的时间周期会更长。

如何筛选创新器械企业?操昭煦认为,现阶段“是否建设自主控制的海外渠道”是关键,如果一家公司愿意秉持长期主义,投入资金、人力去建设海外渠道,适应全世界不同的法律、市场环境,那么它未来的成长潜力会非常大。

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关注?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近期在调研医疗器械领域企业后表示,手术设备耗材,包括内窥镜系统、能量器械与配套耗材。首先,手术设备耗材属于高频消耗品,需求相对刚性,且对质量要求高,设备和耗材通常是捆绑销售,行业具备一定壁垒,需求相对稳定。其次,目前手术设备耗材整体国产化率较低,从政策端看未来是要求三级医院国产化率提升的,国产替代空间大。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