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ETF资金成为重要推手之一。主动偏股基金也在增持港股,港股配置比例创下近五年新高。港股ETF持续净流入,显示内资对港股低估值资产的信心。港股科技资产被基金经理一致看好。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累计流入超6000亿港元,ETF资金成为重要推手之一。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统计,仅最近两个月,内地可投港股ETF的资金净流入在3月创下234亿元的纪录后,4月更是接近350亿元新高。

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募主动偏股基金也在增持港股,港股配置比例创下近五年新高。主动偏股基金尤其青睐港股新经济,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泡泡玛特等港股公司备受公募基金追捧。

港股ETF持续净流入,4月以来,尽管港股震荡调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月内跌幅分别超过4%、5%,但资金持续借道ETF流入港股市场。截至4月29日,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等多只港股ETF获得大额净流入资金。

港股ETF的“吸金”能力长期领先。2025年初至4月29日,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等两只港股ETF的“吸金”规模超过百亿元。港股ETF受到青睐,与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及港股自身的性价比密切相关。

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今年以来南向累计流入6040.8亿港元,日均流入82.8亿港元,约为去年的2.4倍。其中,ETF资金的流入尤为强劲。港股ETF持有港股市值从去年四季度的981.9亿元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511.3亿元。

主动偏股基金也在加仓港股。据中信建投统计,2025年一季度,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基金进一步加强港股配置,港股配置比例超过30%。主动偏股基金主要增持了以电商互联网、制药与生物科技、媒体娱乐为代表的新经济,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个股获得较多增持。

后续港股ETF能否持续净流入仍需观察,但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约为2000亿—3000亿港元。港股科技资产被基金经理一致看好,尤其是AI、智驾、先进制造等领域,具有高性价比。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