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私募齐自购,看好A股未来——近5亿资金注入市场
AI导读:
自4月8日以来,多家公募和私募机构通过真金白银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合计金额近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信心,引导市场价值投资。市场机会或转向内需和科技创新方向。
4月30日讯(记者沈述红)4月8日以来,公募行业通过真金白银自购,持续表达看好A股市场的态度。这一行动仍在持续进行中。
今日早间,摩根资产管理公告,计划以54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权益基金。此外,近期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博时、招商、鹏扬、兴证全球、中信建投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密集公告将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此轮公募自购金额合计已近5亿元。

不仅公募行业,众多知名私募机构也在积极加码投资中国资产,例如因诺资产、宽德资产等。进化论资产、世纪前沿等机构近期也表示,旗下产品已达到满仓运行状态。
在市场逐渐企稳的背景下,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自购不仅能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信心,还有助于引导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当前,关税问题有所缓和,即便市场不会出现明显转机,其影响也将逐渐减弱。市场机会或将转向具备强化产业逻辑的方向,二季度应关注内需和科技创新,并结合政策导向灵活配置。
多家公募宣布自购计划
自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在“国家队”及多部委联合出台政策稳定市场的同时,券商、公募、私募等机构也纷纷以真金白银自购,彰显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及看好A股投资价值的态度。
仅在公募行业,4月8日以来,摩根资产管理、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扬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自购金额合计近5亿元。
4月30日早间,摩根资产管理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其中,3000万元人民币将投资于旗下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4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宣布,将出资5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4月19日,建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将运用不少于1.8亿元人民币的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此前,自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已陆续运用固有资金1.73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行动,展现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
而在公募之外,众多知名私募机构也在积极加码中国资产。
4月9日,百亿量化私募因诺资产透露,已通过自有资金及员工申购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超过1000万元。年内,该公司已自购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金额超3000万元。
宽德资产亦表示,在4月上旬增量申购资金加快建仓,在沪深两市均大幅增持股票。
市场企稳,私募机构也在积极行动。
关注内需和科技创新主线
市场企稳之际,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公私募自购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信心,引导市场价值投资。
尽管全球基本面风险增加,但国内政策持续发力,逆周期政策储备充足,经济修复趋势不变。后续投资需以国内为主,关注内需和科技创新。
博时基金认为,近期关税问题有所缓和,但后续不确定性仍大,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中期来看,TMT已处于相对低位,AI产业趋势确定,待风险因素落地后,科技成长或仍将占优。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尽管关税问题出现积极信号,但市场影响将逐渐减弱,市场机会或转向具备强化产业逻辑的方向。投资应关注内需相关及自主可控方向,同时科技成长方向的机会也有望逐步显现。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