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9日,公募基金再次为市场带来超过170亿元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8只新成立的权益基金,其中6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占比超90%。此外,基金公司自购也为市场注入新动力。这些资金传递出公募基金对市场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市场带来新机遇。

4月9日,公募基金再次给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公募基金有望为市场注入超过170亿元的增量资金,主要源自以下四方面:

一是4月9日成立的8只权益基金,共募集141.49亿元,其中6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占比较大,合计募集132.41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达48.92亿元,成为年内募集规模最大的权益基金。

二是基金公司4月9日公告显示,4月14日起将有4只ETF上市交易。

三是截至4月9日,市场上还有6只已成立但尚未入市的ETF。

四是基金公司自购,4月9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称,将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金额不少于6000万元。

ETF联接基金成为“主力军”

据统计,4月9日全市场共成立10只基金,其中8只为权益基金,合计募集141.48亿元。6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占比超过90%。

从单只基金来看,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表现出规模大、认购户数多等特点。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两只产品分别募集48.92亿元和43.62亿元,位居年内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前两位。

此外,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旗下的产品募集规模也分别达到11.96亿元和11.75亿元。中欧红利智选混合基金作为主动权益基金,募集规模接近9亿元。

即将上市的ETF也将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4月9日公告显示,4只ETF将于4月14日起上市交易,合计规模近9亿元。

截至4月9日,市场上还有6只已成立待入市的ETF,合计募集规模为20.07亿元。

综上所述,从4月9日起,上述权益基金有望为市场带来超过170亿元的增量资金。

基金公司自购再添新动力

除了基金产品层面的资金外,基金公司层面的自购资金也将为市场注入新动力。兴证全球基金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金额不少于6000万元。

4月8日夜里,鹏扬基金、博时基金和招商基金也先后发布自购公告,三家公募宣布的自购规模合计达到1.45亿元。

基金经理许利明分析称,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时,通常是市场的阶段性低位。自购潮后,市场大部分情况会迎来转折。

无论是新基金成立还是公司自购,都传递出公募基金对市场积极乐观的态度。

华夏基金表示,投资者对美国进一步采取措施的预期较为充分,中国权益资产整体估值较低,当下或是一次重要逆向布局时刻。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政府应采取综合措施支持受影响行业,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特别是在AI、半导体等领域加大投入。

平安医药精选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对药品加征关税对创新药基本无影响,创新药出海具备较强韧性,建议关注市场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