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大增,工银瑞信领跑投资管理
AI导读:
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同比增加超4500亿元。工银瑞信基金在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中表现优异,其管理的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加权平均收益率均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的养老投资实力。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24年度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同比增加超4500亿元,增幅达14.27%,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成为养老三支柱的重要补充。
随着企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其投资管理情况备受瞩目。
根据人社部数据,2024年企业年金市场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77%,由22家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其中,头部公司表现尤为突出。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其管理的单一计划含权类组合、集合计划含权类组合2024年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达7.44%、6.67%,均列22家投资管理人第一,近三年排名也名列前茅,展现出养老投资实力的优异与均衡。
公募基金成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核心力量
2024年是企业年金发展的20周年。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企业年金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坚实的退休保障。截至2024年末,我国已有159287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职工达3241.84万人,同比增加约98万人,增幅3.11%。
公募基金自2005年参与企业年金管理以来,凭借卓越的专业投资能力,已成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核心力量。2024年末,6家机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工银瑞信等三家公募基金公司位列其中。
从投资业绩看,公募基金展现出显著的专业优势。2024年,工银瑞信管理的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旗下的含权类组合,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达7.44%和6.67%,远超市场平均。同时,其管理的集合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加权平均收益率也显著超越市场平均。
拉长三年考核周期,工银瑞信基金单一计划含权益类组合与集合计划含权益类组合均名列前茅,展现出其在企业年金投资领域的长跑耐力及持续竞争力。
持续优异的业绩为工银瑞信赢得了年金客户的广泛认可。截至2024年末,其共管理263个组合,组合资产金额达2997亿元,规模较2023年末增长超680亿元,增长率近30%。
构建全天候年金投资能力
随着企业年金不断发展,如何充分发挥“耐心资本”特性,赢得企业和员工信任,成为考验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利率下行背景下,基金公司能否构建全天候年金投资能力,加强平台支撑和人才梯队建设,将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据工银瑞信基金介绍,其自2008年开始管理企业年金业务,养老金管理规模持续领先。工银瑞信通过多元化投资、偏离度控制和动态再平衡等机制,强化年金投资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在有利时点争取超额收益。
在投资策略上,工银瑞信基于年金长期投资属性及股票长期收益高于债券的风险收益特征,打造“重视权益、高等信用”的投资风格,坚持配置高等级信用资产,坚守信用安全底线,通过权益资产追求超额收益。
专业、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年金稳健收益的关键因素。工银瑞信注重平台支撑和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团队。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年金专职投资经理22人,投研团队超200人。
据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4年末,工银瑞信在权益类大型公司超额收益排行榜中表现优异,业绩持续领先。
以专业实力深耕养老金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国家层面养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为企业年金等养老金业务发展指明方向,养老金融业务迎来新机遇。
在养老需求升温与政策红利释放的双重驱动下,企业年金投资效率有望显著提升。基于长期、安全、稳健的投资理念,企业年金有助于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目标,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公司将持续深耕养老金融领域,以专业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建设,为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体系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