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1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合计达231.38亿元,11家实现增长。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全年增长3.15万亿元。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位居前列,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加速拓展代销业务。

随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年报陆续披露,其旗下理财子公司2024年业绩也渐次出炉。记者根据已披露的银行年报统计发现,除开业较晚的浙银理财相关数据未披露外,当前披露了业绩的13家理财公司2024年净利润均已超过了10亿元,净利润合计总额达到了231.38亿元。对比往年来看,有11家理财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仅招银理财、民生理财两家净利润出现了下滑。从格局来看,虽股份行旗下理财公司业绩仍在领先,但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公司正迎头赶上。

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全年增长3.15万亿元。在本次统计的13家理财公司中,有6家资产管理规模增幅达到了20%以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万亿元,位居前列。比较亮眼的是,2024年招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和净利润仍居首位,浦银理财净利润增幅达到了158.57%,中邮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增幅达到了39.73%。

股份行理财子仍居榜首,国有大行理财子迎头赶上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了6家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及7家披露了业绩的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的业绩数据发现,13家理财公司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整体增长,平均增幅达到了18.47%,净利润亦是如此,平均增幅达到了19.41%。从格局上来看,股份行旗下理财公司资产规模、净利润仍一马当先,但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公司正迎头赶上,2024年资产规模、净利润增速都较为亮眼。

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末,有9家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5万亿元以上,最大的仍为招银理财,达到了2.47万亿元;其次为兴银理财,达到了2.18万亿元。而从增幅来看,有6家理财公司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增幅达到了20%以上,其中4家为国有大行旗下。具体来看,资产管理规模增幅最大的为中邮理财,增幅达到了39.73%;其次为交银理财,增幅达到了31.71%。除此之外,还有浦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4家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20%以上。

净利润方面,2024年13家理财公司净利润均达到了10亿元以上,但达到了20亿元以上的3家理财公司均为股份行旗下。其中,最赚钱的仍为招银理财,虽其净利润较2023年下降了14.14%,为本次统计的13家理财公司中降幅最大,但净利润仍达到了27.39亿元;其次为兴银理财,该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4%达到了26.94亿元。除此之外,信银理财2024年净利润也达到了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51%达到了24.92亿元。

银行理财规模全年持续增长

2024年,在存款利率吸引力的下降和产品可选择性降低的助推下,银行理财规模全年持续增长,期间规模一度突破30万亿元。存款收益率不断走低,资本市场波动不断,银行理财正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迁徙的一个重要方向。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年内,银行理财加大了对短债、同业存单和公募基金的配置,满足了投资者对高流动性产品的偏好。与此同时,为应对优质资产稀缺问题,理财公司不断提升间接投资比例,布局含权类产品的热情明显提高。其中,布局被动投资策略理财产品、开展指数化投资成为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的重要途径。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其中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理财公司对股票直投业务的需求持续攀升。此次调整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可突破原有业务限制,直接开展新股及再融资项目投资。

同时,随着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持续退出市场,理财公司正加速拓展代销业务。兴业银行就在年报中透露,兴银理财2024年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500家。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