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成本管控策略及AI技术深度应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业绩显著回暖。净利润指标分化加剧,头部机构增长强劲,中尾部机构劣势明显。同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

  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持续的成本管控策略,以及AI技术在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业绩显著回暖。

  截至3月28日,已披露财报的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宜人智科、小赢科技、乐信、嘉银科技等金融科技公司在2024年均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奇富科技以171.66亿元的年度营收和62.6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净利润增幅高达46.18%。

  然而,从净利润角度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分化现象愈发明显。信也科技净利润23.88亿元,排名第二,但与奇富科技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公司的年度净利润在10亿元左右,宜人智科和嘉银科技甚至出现增收降利的情况。

  行业专家指出,头部机构增长强劲,而中尾部机构劣势凸显,金融科技领域的马太效应加剧,导致净利润等指标分化。一批合规性不足、业务表现不佳的机构或将被持牌金融机构淘汰。

业绩回暖显著

  奇富科技2024年全年净收入达171.66亿元,同比增长5.37%。CEO吴海生表示,轻资本模式的贷款比例增加至53%,用户获取效率提高,新增借款人数量同比增长16.2%。

  乐信营业收入位居第二,达到142.04亿元,同比增长8.78%;信也科技以130.66亿元紧随其后,同比增长4.13%。小赢科技、宜人智科和嘉银科技也分别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经营指标方面,信也科技促成交易额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同比增长6.1%。小赢科技撮合和提供贷款总额略有下降,但在贷余额有所增长。嘉银科技贷款撮合交易量同比增长14.4%。

  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上市金融科技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科技精进,2024年撮合贷款规模、贷款余额均有所上升,总体业绩向好。

净利润分化加剧

  尽管业绩回暖,但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净利润分化依然显著。奇富科技和信也科技净利润排名靠前,其他公司净利润大多在10亿元左右。宜人智科和嘉银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分别因保险业务收缩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净利润分化也反映了资产质量的分化。奇富科技M3+逾期率有所下降,而信也科技、乐信等公司的逾期率有所上升,但资产基本面有转好趋势。

  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业绩稳中有升,但分化明显,头部机构增长强劲,中尾部机构劣势显著,逾期率上涨受客群、资产结构和金融科技应用程度等因素影响。

AI技术助力业绩提升

  AI技术在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是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业绩回暖的重要因素。奇富科技完成超100个智能体研发,AIGC生成素材提升客户触达效率约25.1%。信也科技加码AI研发投入,降低广告素材生产成本,提高风控效率和用户转化率。

  乐信构建细分客群专属数据体系和识别模型,增强客户识别能力。嘉银科技和宜人智科也全面拥抱AI技术,在营销、风控、客服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升级。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人工智能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助力业务决策,但需不断优化。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应加强合规经营,深化数字化转型。

  苏筱芮建议,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应针对监管风向,提前做好应对,同时强化AI大模型等技术研发布局。

海外业务布局加速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信也科技国际业务已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去年四季度营收占比达21.4%,年度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嘉银科技、乐信也在稳步推进海外业务。乐信在墨西哥、印尼等国家取得进展,嘉银科技在印尼地区放款规模同比增长74%,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131%。

  宜人智科在菲律宾转向高质量客群,盈利能力显著提高,预计2025年总贷款量将比2024年翻一番。

  王鹏指出,因业务规模、成本控制等因素不同,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净利润增长有差异。海外市场金融科技服务需求增长,政策支持,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

  苏筱芮表示,国内监管趋严和多元化收入需求促使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一些较早出海者已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盈利贡献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