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基金发布中国科技投资全景报告,聚焦AI与开源生态
AI导读:
诺安基金发布公募基金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全景式勾勒出中国科技突围的主战场,并与投资者共同探寻中国科技的创新密码。报告还预测了十大科技产业方向,包括开源突围、自主进化、芯片破局等。
本报记者王宁
随着AI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迭代速度不断加快。3月28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安基金”)重磅发布公募基金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中国科技——敢!2025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景式勾勒出中国科技突围的主战场,并与投资者共同探寻中国科技“敢想善为”的创新密码,硬核拆解科技投资的产业逻辑。
“AI是下一轮科技长周期的核心引擎,或将引领未来十年的科技发展。”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表示,这一预见正在超乎想象地变为现实。
《报告》开篇,诺安基金科技组研究员范钧毅写道,“人工智能的觉醒如同一场浩浩荡荡的能源革命,不仅带来技术能力的跃升,更推动着人类文明进入全新纪元。”
在加速行业洗牌的过程中,开源生态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国科技的开源精神,如星火燎原,引导全球开发者协同创新、持续优化,共同推动“技术共享-生态迭代-商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邓心怡认为,这场开源浪潮再次证明,开放共享不仅是技术民主化的催化剂,更是驱动产业升级、构建良性生态的核心引擎。中国科技企业通过开源实践,正在为全球AI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科技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不是孤岛式的,而是体系化的。诺安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周靖翔认为:“中国以开源促创新,敢于秉持开放、共享和协作的开源精神,劈开技术垄断的坚冰。”
开源让AI发展如虎添翼,推动中国科技迈入新纪元。与此同时,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报告》显示,经过数年攻坚,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已跨越从0到1的鸿沟,核心设备由点及面实现突破,并逐步聚焦到突破先进技术瓶颈。半导体材料领域,电子特气、湿化学品的部分产品已比肩国际水平,硅片、靶材、CMP实现大规模量产,12寸硅片、光刻胶等高端技术正迎来突破。
“中国科技国产化的成功绝非终点,而是底层创新的起点。”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刘慧影表示,中国科技正从“跟跑”向“定义未来”蜕变。
在这场定义未来的长跑中,中国科技正以“敢想善为”的魄力,为世界提供新的答案。在此过程中,金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诺安基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韩冬燕表示,科技需要资本的耐心浇灌以穿越创新周期,金融依托技术的星辰大海实现价值的增长。公募基金作为社会资本的“放大器”和“稳定器”,理应成为硬科技崛起的战略支撑力量。
《报告》还对十大科技产业方向进行了预测,包括开源突围、自主进化、芯片破局、人机共创、决策可溯、Agent平权、硅基觉醒、天地一体、量子跃迁和生命无限。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