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重返32万亿元,权益型基金成增长主力
AI导读:
3月27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截至2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23万亿元,规模重回正增长。权益型基金成为增长主力,混合型基金规模单月大增1055.54亿元。债券基金份额及规模双双下滑,QDII基金份额环比下降6.15%。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长2.09%。
3月27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了32.23万亿元,相比1月增长了2940.21亿元,规模重回正增长。
从规模变化来看,今年2月,伴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中国权益资产迎来价值重估,权益型基金净值大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单月大增1055.54亿元,环比增幅超过3%,表现仅次于去年“9·24”行情。
农历新年后,债券市场遭遇“倒春寒”,债券基金在2月份份额及规模均有所下滑。港股、中概股强劲反弹,导致多只QDII基金投资者选择赎回,2月QDII基金份额环比缩水6.15%。
公募基金规模重返32万亿元大关
在基金净值反弹的推动下,公募基金规模重返正增长轨道。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32.23万亿元。

今年2月,公募基金规模增加了2940.21亿元,环比增长0.92%;公募基金整体份额达到29.33万亿份,与1月末基本持平。这表明,2月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基金净值的增长。

去年年末,公募基金规模曾创下32.8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然而,今年1月受权益、债券基金规模下跌影响,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回落至31万亿元。如今,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和基金净值的上涨,公募基金规模再次突破32万亿元大关,成为仅次于去年年末的次高点。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A股市场的强劲反弹带动了权益型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成为2月份公募基金市场的最大亮点。

一批主动权益基金成功把握住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板块的结构性行情,净值表现优异,从而推动了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主的混合型基金2月规模增长1055.54亿元,环比增幅达到3.08%。这也是混合型基金规模时隔4个月后再度实现正增长。
股票型基金规模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月末股票型基金最新规模达到4.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单月环比增长909.14亿元,增幅为2.07%。
然而,从权益型基金份额变化来看,随着市场的上涨,投资者开始选择赎回基金,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2月份额环比分别下降0.69%、1.85%。
今年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再次显现。2月份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上行4~9个基点,导致债券基金份额及规模双双下滑。截至2月末,债券基金最新规模为6.35万亿元,环比下降3.16%;最新份额为5.5万亿份,环比下降2.96%;规模、份额均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
在QDII基金方面,随着中概股、港股市场的强劲反弹,持有相关QDII基金的投资者减持意愿强烈,多只恒生互联网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科技ETF、中概互联网ETF份额均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月全市场QDII基金份额达到5434.76亿份,环比下降6.15%,创下2017年7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不过,在净值增长的推动下,QDII基金规模环比增长2.41%,最新规模达到6318.8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1月遭遇资金净流出后,2月资金重新回流至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新规模达到13.47万亿元,环比增长2.09%。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关键词: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权益型基金、债券基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