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南山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初创企业。同时,国资基金容错机制正在加速建立,有望为国资基金考核适当“松绑”,鼓励大胆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早期项目。

深圳首提“大胆资本”概念后,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创新创业注入新活力。

3月25日,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报道,深圳市南山区正式印发了《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在“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动”中,南山区设立了总规模为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旨在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南山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创企业。这些基金允许单个项目最高亏损达到100%,展现出南山区对创新创业的坚定支持。

该基金由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该公司是南山区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此举并非孤例,今年2月,广州开发区也发布了相关政策,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亏损100%,旨在为国资基金考核“松绑”,鼓励大胆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早期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从广州到深圳,基金单个项目允许最高容亏100%的政策,有望为国资基金考核带来新变化,推动国资基金更加积极地参与创新创业投资。在当前“募资难”的一级市场,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出资主力。数据显示,2024年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累计出资笔数占比高达65.5%,认缴出资额占比更是达到81.58%。然而,国资基金在运营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风险偏好保守、投资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国资“容错”“容亏”机制,成为推动国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优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国资容错机制正在加速建立,内容主要涉及健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的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弱化保值增值要求,突出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

目前,越来越多国资机构推动建立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3%的受访机构已建立容错机制,但实施细则仍不完善。未来,各地应加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追究与责任免除的条件、程序、决策主体,确保容错机制真正落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