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监管倡导降低指数基金投资成本,大批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将调整为基金管理人承担,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9亿元成本。此次调整是基金管理人响应监管要求的举措,旨在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在监管倡导降低指数基金投资成本后,大批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承担主体迎来调整。自3月21日起,有近700只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将调整为基金管理人承担,其中有半数以上产品的指数使用费年费率为0.03%。业内人士测算,此次调整后,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9亿元投资成本。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积极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阶段降低综合费率,此次调整正是基金管理人响应监管要求的举措。后续,基金管理人还计划与指数公司协商,进一步降低指数使用费或转换收费方式。

百家机构联合行动

为降低投资者理财成本,3月20日,近20家基金管理人公告称,经与托管人协商,自3月21日起,旗下部分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此前一日,也有80余家基金管理人发布类似公告,合计有近百家基金管理人进行此次调整。

指数使用费是指数公司向指数基金产品收取的跟踪指数费用,涉及被动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产品。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近700只指数基金收取该费用,年费率为0.01%—0.1%不等。若按0.03%费率计算,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9亿元成本。

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该基金规模庞大,指数使用费率为0.03%。在费用调整后,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超亿元投资成本。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以100万元申购该基金,调整后也可节省300元。

监管推动指基降费

回顾历史,早在2021年,证监会就发布了《指数基金指引》,明确要求指数使用费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对于已核准或注册的指数基金,未强制要求转换承担主体,但可参照执行。此次调整,主要是响应监管要求。

今年初,证监会主席吴清多次强调,要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450亿元成本。此次指数使用费调整,也是公募降费措施之一。尽管指数使用费率占比较小,但对基金管理人而言,会增加一定成本,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指数产品。

部分机构计划进一步降低相关支出,与指数公司协商降低费用或转换收费方式,但具体调整尚未确定。

让利于投资者

华林证券资管部落董事总经理贾志表示,指数使用费应属投研支出,不应由基金持有人承担。此次调整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坚持以持有人利益优先,有利于维护公募基金的口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此次调整是基金降费改革的一部分,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产品的认可度。虽然指数使用费占比不大,但能体现行业改革方向。

Wind数据显示,目前存量指数基金超2500只,规模约5.24万亿元。其中,多家基金管理人的指数基金规模占比超五成。在监管部门引导下,业内人士看好指数基金后续发展,认为合理控费、透明运作能提升投资者信任。

“指数基金降费,实现让利于基民,是推动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杨德龙说道。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