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策略重回C位,成资产配置新宠
AI导读:
2025年以来,“固收+”策略重回市场焦点。该策略以固收类低风险资产为基础,搭配少量高风险资产增强收益。在债市遭遇“春寒”行情下,“固收+”策略价值凸显。本文介绍了“固收+”策略的定义、分类及实现方式,并指出其已成为资产配置的新宠。
2025年以来,“固收+”策略重回C位,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知名大V,都纷纷为“固收+”站台,强调其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
春节后,由于资金紧张,债市遭遇“春寒”行情。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0日,短债基金指数和中长债基收益均为负(数据来源:wind)。这一现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固收+”策略的价值。
如果你对“固收+”还不甚了解,那么请继续阅读。简单来说,“固收+”就像“汉堡+薯条”,以固收类的低风险资产为基础,搭配少量的高风险资产以增强收益。
固收类低风险资产如同汉堡,稳定但缺乏惊喜,主要包括存款、银行理财、债券等有利息收入的资产。而高风险部分则如同薯条,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波动,包括A股、可转债、美股、黄金等资产。
这些高风险资产的波动较大,表现好时能提升组合收益,表现差时则可能对组合收益产生一定拖累。但由于其占比不高,因此拖累相对有限。

根据高风险资产的占比,我们可以将“固收+”分为低波、中波和高波三类。
通过回测近五年的收益情况,我们发现低波和中波“固收+”每年都实现了正收益,即使在股市表现最糟糕的2022年也不例外。而在股市大涨的年份,固收+策略又实现了债券收益的增强。
“固收+”策略的天时地利已至。
利率处于“地板价”,这是天时。近十年来,我国利率持续下行,国债收益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不断走低,使得票息收益被压缩。在这种环境下,“固收+”策略成为低利率环境下的突围选择。

权益市场蓄势待发,这是地利。近期权益市场情绪提振,市场信心在修复,积极情绪在积累。随着更多积极政策的推出,权益行情有望实现“均值回归”。在这种背景下,“固收+”策略成为稳健型投资者提升收益的最佳选择。

挑战“固收+”策略,玩出更多花样。
思路一:股债搭配的个性定制。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固收+宽基指数”、“固收+科技”或“固收+红利”等不同的搭配方式。
思路二:多元资产的全球视野。除了A股,投资者还可以将美股、港股、黄金、美债等资产纳入“固收+”策略中,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实现“固收+”的三种选择:
单只基金: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或偏债混合债基,这些债基中都含有一定的权益仓位。
投顾组合:投资者可以选择主理人搭配好的“固收+”基金组合,策略丰富且由专业人士帮忙选基。
自由DIY:投资者可以用任何熟悉的基金类型自由搭配自己的专属组合,实现完全自主的配置。
总结一下: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