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基金原董事长张哲因职务侵占罪宣判,私募风险管理引关注
AI导读:
南华基金原董事长张哲因职务侵占罪被宣判,涉及“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导致横店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投资损失超4亿元。事件引发市场对私募基金风险管理的关注,南华基金正试图强化业务修复信任。
近日,业内传出消息,2025年春节前夕,南华基金原董事长张哲因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宣判。该案与“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紧密相关,导致横店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横店东磁(002056)和英洛华(000795)投资损失超4亿元。这一案件再次引发市场对私募基金风险管理的关注。

2022年11月,横店东磁与英洛华分别投资3亿元、1.2亿元于杭州瑜瑶私募基金旗下产品。然而,2023年11月,杭州瑜瑶实控人转移资金“跑路”,导致两家公司损失惨重。值得注意的是,横店东磁、英洛华与南华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横店集团,张哲被指在投资决策中起到“牵线作用”,涉嫌利益输送。
事件曝光后,张哲于2023年12月21日因“个人原因”卸任董事长职务,南华基金高层随即进行调整。然而,张哲在任期间,南华基金管理规模虽有所增长,但离职后管理规模大幅下滑,市场信心受挫。

南华基金作为国内首家期货系公募,依托南华期货资源快速扩张,但也因关联交易复杂化而面临风险。此次案件暴露出私募产品多层嵌套下的资金流向监管漏洞及集团内部利益链条的合规性审查缺失。南华基金正试图通过提拔资深人士强化业务,但修复信任仍需时间。
“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已引起监管层关注。多地证监局正加大对私募机构资金池业务的排查力度,并要求公募机构完善关联方投资披露机制。南华基金的案例或将成为行业强化内控、隔离利益冲突的典型。
(文章来源:财中社 基金 私募风险管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