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之争: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抢眼
AI导读:
近期,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的强弱对比再次成为热议话题。2025年以来,公募市场上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抢眼,收益率排名前50的产品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据38席。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仍能创造较多超额收益,但被动基金的快速发展也给主动基金带来了压力。
“我买的被动基金怎么表现没有去年猛?”很多基民在某三方平台的基金讨论区写下评论,牢骚满腹。
近期,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的强弱对比,再次成为基民热议的话题。从业绩上看,2025年以来,公募市场上涌现了不少绩优主动权益类产品,基金经理及时抓住结构性投资机遇,为基民带来了良好的持有体验。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2025年以来收益率排名前50的产品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据38席,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等收益率均超过40%。相比之下,ETF产品中,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收益率最高,为26.76%。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相对于宽基指数依然能创造较多超额收益,不应因短期表现不佳而被全盘否认。此外,被动基金的快速发展也给主动基金带来了压力,促使基金经理不断反思和精进投资方法。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抢眼
2025年开年不到两个月,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抢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年内收益率排名前50的产品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据38席。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A收益率超过45%,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收益率也超过40%。
从持仓来看,鹏华碳中和主题A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的重仓股多来自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设备等领域。而ETF产品中,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等表现不俗。
整体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近期表现较为出彩。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代表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表现的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等多只主流宽基指数。
受益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回暖,不少资金也开始流向绩优产品。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等频频登上“加仓风向标”榜单。
强势表现或延续
对于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出色的原因,排排网财富研究员认为,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改善、政策支持以及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基金经理通过灵活调整仓位和行业配置,抓住了结构性机会,获得了较高的超额收益。
长期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强势表现能否延续?这取决于市场环境、基金经理能力以及政策变化和行业趋势等多种因素。如果经济持续复苏、企业业绩增长,将为主动权益类基金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通过精选个股或宏观配置与行业配置获取超额收益。如果基金能够通过基本面分析挑选出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股票并持有,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未来可能表现优异的行业,就会创造更多的超额收益。
主动投资需探索新方向
中金财富分析,在“存量甚至减量”市场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持续缩水,而被动产品的定价权不断增强。然而,对于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超额表现,我们不应过度悲观。
主动权益类基金作为国内市场长期挑大梁的重要品类,其投资审美和选股偏好的核心因子在于对行业企业业绩增速的判断和把握。从过往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股的收益与盈利增速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并呈现周期性特征。
当然,被动产品的投资价值也不容忽视。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成熟,市场有效性正在提高,为被动基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展望未来,中金财富认为,在被动投资发展的大背景下,主动投资需要摸索出更有特色的产品管理方向,解决客户的核心痛点,构建长期信任。核心战场应是长钱,在中长期收益预期下行、养老金等长钱入市的大背景下,收益确定性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主被动之争”再起波澜 主动基金扳回一城 孰优孰劣难定论)
(责任编辑:6)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