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发展迅猛,AI主题基金大放异彩,而小微盘和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不佳。2025年,投资者应如何选择基金以规避风险并抓住机遇?本文深入分析了AI、消费等热门赛道的前景与风险。

在2024年指数基金规模显著增长的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的发展态势与趋势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渴望在A股市场难得的大涨行情中分得一杯羹,而主动权益基金也亟需在与指数基金的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因此,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精准选择主动权益基金,成为了投资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选择正确的投资赛道至关重要。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4年AI主题基金大放异彩,而小微盘主题基金则几乎全军覆没,医药主题基金也因医药板块全年的低迷表现而一蹶不振。

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环境仍处于缓慢恢复期,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如何挑选基金以增加胜算,避免陷入收益不及预期甚至大幅亏损的主动权益基金陷阱?

小微盘、医药板块折戟沉沙

2024年,AI主题基金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主动权益基金排名前20的基金中,数字经济主题基金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前10名基金均重仓科技板块。同时,全市场50只数字经济主题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7.62%,其中仅有4只基金业绩为负,而收益率超过10%的基金更是高达31只,占比62%。

与AI主题基金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微盘主题基金的惨淡。2024年全年,小微盘主题基金损失惨重,其中不乏2023年的绩优基金,如金元顺安优质精选基金。该基金在2024年年初的小微盘股大跌中元气大伤,其C份额和A份额的跌幅均达到了惊人的99%,业绩排名倒数第三、第四的富荣价值精选C份额和A份额同样跌幅惨重。在全年业绩排名倒数后10名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9只基金的跌幅均超过了95%。

金元顺安优质精选基金在基金经理周博洋的独自管理下,调整了产品策略,采取了小盘成长策略。然而,在遭遇了2024年年初小微盘股的大跌后,该基金的投资风格频繁调整,但始终未能挽回颓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的市值风格已经转变为大盘价值和小盘价值为主,但业绩依然惨淡。

医药主题基金在2024年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据统计,2024年全年,214只带有“医药”或“医疗”字样的医药主题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仅为-14.49%,除湘财医药健康基金A份额和C份额取得较高收益外,其余主题基金的收益率均为负。其中,金元顺安医疗健康C份额和A份额的收益率分别为-30%和-29.81%,申万菱信医药先锋基金C份额和A份额的收益率也分别低至-26.6%和-26.28%。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收跌后,2024年医药板块依然呈现出弱势调整的走势。

湘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张泉指出,尽管高基数效应随着疫情结束已经消除,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药需求确定性强并保持快速增长,但中国的医药产业仍面临单一支付方问题。在医保收入增速放缓、劳动人口趋于稳定甚至可能下降的背景下,医保控费进一步趋严,导致相关医药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AI、消费板块变数重重

进入2025年,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多变。那么,热门主题赛道的前景如何?又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呢?

富国基金方面表示,从全球视角来看,端侧AI是未来规模化扩展及应用落地的重点。随着AI手机、AI PC、AI眼镜、机器人等“AI+”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催化效应将持续显现。同时,受外围摩擦等因素影响,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主线进一步凸显。从国内视角来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的第二位。近期,各地政府在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及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在政策的持续倾斜下,科技主线逻辑备受市场认可。

然而,大火之下AI板块是否隐藏风险?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蒋展此前曾指出,中国的AI行业虽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大量公司争相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导致许多初创企业难以长久生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因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而愈发依赖融资维持运营,这极易削弱企业的经济韧性。

除AI板块外,金鹰基金方面认为2025年市场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机会:一是以金融为代表的强周期行业将受益于经济复苏和向上趋势,包括券商、保险银行等可能迎来机遇;二是随着国内CPI通胀的逐步上升,消费领域也具备一定机会。随着经济复苏和就业改善以及各项消费政策、以旧换新和补贴政策的推出,消费板块或将逐渐回暖,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这不仅体现在估值提升上,相关产业链公司的盈利和估值都可能实现双重增长。

然而,消费板块也面临多重风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2025年消费板块主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趋势变化、供应链中断或成本上升、政策与法规变化以及技术革新等风险。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灵活应对以规避风险。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业内人士指出,春节后消费板块的主要风险可能在于经济政策执行力度弱于预期。如果宏观数据持续显示强预期弱现实情况,可能会导致通缩压力加剧并影响行业盈利兑现进而引发股价下跌。消费作为顺周期行业与宏观基本面紧密相连只有收入预期改善才能带动消费实质增长。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