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货币ETF市场再现异动,多家基金公司紧急停牌护盘
AI导读: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9只货币ETF发布停牌公告,多家基金公司紧急提示风险,全天停牌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跨境ETF高溢价跳水,市场炒作行为或为主要原因。
春节前,部分货币ETF市场惊现价格异动及停牌风波,那么春节后的市场状况如何呢?2025年2月5日,作为春节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共有9只货币ETF相继发布了停牌公告,与以往跨境ETF常见的短暂停牌不同,此次多只货币ETF遭遇了全天的“交易冻结”。
以华泰天天金ETF为例,该基金于交易首日一早便发布公告,指出因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显著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存在大幅溢价现象,为保护投资者免受潜在损失,决定自2月5日上午9:15至下午15:00实施停牌措施。

除华泰天天金ETF外,国寿货币ETF、融通货币ETF、嘉实快线ETF、广发货币ETF、金鹰增益货币ETF、国联日盈货币ETF、华泰货币ETF以及华安日日鑫货币ETF等8只产品也遭遇了同样的临时停牌命运。

风险预警升级,基金公司全天停牌护盘
面对市场异常,多家基金公司迅速反应,发布风险警示,强调停牌是为了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利益。货币ETF的短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市场交易行为、交易量以及流通盘规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产品的二级市场价格已大幅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形成了显著的溢价现象。
春节前就已显露端倪的货币ETF价格异动及停牌现象,在节后继续上演。华泰证券资管特别提醒投资者,此类溢价可能带来极高的投资风险,呼吁投资者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以免蒙受重大损失。
以华泰天天进ETF为例,该基金在春节前两个交易日内,场内累计涨幅高达17%,而其今年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35%。若投资者在高位盲目买入,一旦未来净值回落,将面临潜在的亏损风险。
不仅如此,上述停牌的货币ETF中,多数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集中在1.39%-1.73%的区间内,而场内价格却频频涨停,严重偏离了其净值水平。业内人士指出,这违背了货币基金的正常投资回报逻辑,异常涨幅很可能是由炒作行为所致。
“节前场内资金集中买入货基ETF,部分资金还出于持币过节的需求,而节后异动则更多源于资金炒作。”有专家分析道。尽管这些异常涨幅的货币ETF整体规模不小,但在场内的规模却非常有限,如场内规模最大的华安日日鑫货币ETF也仅为2881万元,其他多数产品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最小的融通货币ETF场内规模更是仅有252万元。
因此,部分投资者可能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少量资金快速推高价格,制造短期大幅波动,吸引跟风盘。同时,也有部分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的收益特性存在误解,将其视为短期投机工具,从而盲目跟风买入。
跨境ETF高溢价跳水,德国ETF领跌
高溢价跨境ETF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从过往经验来看,高溢价往往预示着跳水风险。2月5日,包括嘉实德国ETF、亚太精选ETF、南方沙特ETF、华泰柏瑞沙特ETF、标普消费ETF等在内的多只跨境ETF在上午临时停牌一小时后复牌即跳水。
其中,嘉实德国ETF、亚太精选ETF一度触及跌停,南方沙特ETF、标普消费ETF等也均跌幅超过6%。嘉实德国ETF在节前曾一度接棒标普消费ETF,成为高溢价的代表,溢价率一度超过50%。然而,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炒作迹象已有所减弱,溢价率从52%有所回落。
节后首个交易日,嘉实德国ETF在停牌一个小时后复牌,随即带头跳水,开盘一度跌停。尽管盘中资金有所动作,但最终仍以跌停收盘。目前,该基金的溢价率仍高达35.17%,若要溢价回落至参考净值,或仍需至少3个交易日的跌停。


业内分析认为,跨境ETF高溢价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涉及炒作资金的影响,也受到外汇额度的限制。与货币ETF高溢价相比,两者存在本质区别。而此次货币ETF涨停、全天停牌的情况更是前所未有,基金公司的果断停牌措施对于遏制炒作行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在投资者眼中,货币基金通常被视为避险工具,但高溢价炒作却可能导致跟风投资者蒙受损失。为避免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停牌无疑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业内专家表示。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