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债基“限购”热潮涌现,业绩表现优异吸引资金流入
AI导读:
年末债券型基金市场掀起“限购”热潮,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债基年内业绩表现优异,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展望未来,债市环境仍较为积极,但需注意2024年年底债市收益率大幅走低已透支2025年行情空间。
临近年末,债券型基金市场掀起了一波“限购”热潮。12月18日,包括富国泓利纯债(A类份额)、长信稳惠、中银乐享、汇添富中短债、永赢添益在内的至少13只债券型基金,纷纷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据统计,12月以来,暂停大额申购的债券型基金数量已超过100只。
这些基金通过设定单日申购金额上限,或针对机构投资者发出“限购令”等方式,限制了大额资金的流入。例如,部分债基暂停接受单个基金账户对其单日单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更高金额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请。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因规模增长过快,摊薄现有组合收益,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受访人士指出,近期债券基金开始呈现申购回流,部分债券基金因组合策略容量相对有限,选择限制大额申购以确保基金运作的稳定性。此外,债市环境的积极表现也吸引了资金的流入,但基金公司对未来流动性安全管理的愈发严格,使得一些已具有一定规模且业绩优秀的基金选择采取限制大额申购的策略。
债基年内业绩表现较好,是机构资金流入的重要原因。据Wind统计,截至12月17日,年内回报率超过7%的债券型基金共有261只,其中纯债基金和混合型债基占比较高。具体来看,纯债基金中华泰保兴安悦A、华夏鼎庆一年定开、兴华安裕利率债A等表现突出,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高达16.83%、14.70%、13.88%。混合型债基方面,工银瑞盈、西部利得鑫泓增强A等基金年内回报率也超过10%。
展望未来,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内经济基本面未发生太大变化,债市环境仍较为积极。然而,也有机构提醒,2024年年底债市收益率大幅走低,已经提前反映了较大幅度的降息预期,透支了2025年的行情空间。因此,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久期的同时,适当止盈,保持组合的灵活性。
近期债市强势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季节性因素和事件驱动。季节性因素方面,年末保险等机构投资人增加债券资产投资以匹配来年规模增长的季节性配置诉求。事件驱动方面,全国银行间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倡议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债券市场的需求,强化整体利率下行的趋势。然而,监管层对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进行约谈后,债市出现调整。尽管如此,中长期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债券市场慢牛的根本逻辑仍然成立。
(文章来源:21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