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举措,拓宽科创债退出渠道
AI导读: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其中明确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健全退出渠道。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一周多,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政策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发行科创债实现股权转换,拓宽退出渠道。
财联社5月16日讯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旨在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其中,《政策举措》明确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等,以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
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至5月14日,已有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
业内专家指出,股权投资退出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回收与增值。近期政策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发行科创债实现股权转换,此举大大拓宽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
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私募股权投资(VC/PE)指向高成长性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以期通过IPO等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其本质在于“另类投资”,核心在于最终退出并实现收益。
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多个创业投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例如,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低至2.5%,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3年期票面利率更是低至1.92%,创历史新低。
分析认为,在科创债发行红利下,优化股权基金份额转让流程、定价机制,实现多渠道退出仍是关键。
科创债可股权转换退出,私募股权科创资金灵活度提升
2024年,我国227家中企实现IPO,其中133家有VC/PE背景,渗透率58.50%。退出回报率为353.00%,境外IPO占比8.00%。
专家指出,退出环节是投资的核心,美国市场并购退出占比超50%。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期长,风险高,退出不便。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尤其是新三板发展迅猛,并购市场、私募基金二级市场S基金活跃度提升,加上科创债股权转换政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
业内人士强调,此次政策将科创债用途拓宽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高了股权投资机构的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更多资金。
交易商协会表示,科技创新债券为科创领域注入金融“活水”,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通过股权、基金出资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增强前沿科创领域实力,打开资本市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新格局。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