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鼓励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险工具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针对体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体育赛事等保险业务。海外成熟市场案例显示,赛事取消险等商业险品种需求巨大。未来,国内体育产业相关的保险创新不断涌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该意见鼓励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险工具的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针对体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体育赛事等保险业务。

保通社梳理发现,目前国内体育赛事活动中,保险公司主要提供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和场馆财产险等保险产品,但专门为体育运动组织、运动员制定的产品相对有限。在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上,以“赛事”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显示,仅有约10款在售产品,包括赛事取消损失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

在《指导意见》的支持下,体育赛事险等商业险品种的发展前景如何?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案例,相关保险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未来,保险创新将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保通社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政策支持:鼓励推出更多体育产业商业险品种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万人次。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传统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和责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马拉松、越野赛、冰雪运动等高危项目的需求,覆盖骨折脱位、膝盖损伤等常见运动伤害,并提供康复理疗等服务。同时,还需考虑慢病人群的运动健身需求,定制适合他们的保险产品。

众安保险市场营销总监黄涛表示,《指导意见》的颁布有助于行业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险保障体系。

《指导意见》还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发挥个性化险种定制能力,创新推出更多体育产业商业险品种,如体育赛事险等。同时,发挥信用保险多险种综合保险作用,为体育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风险保障和资信服务。

中国太保产险表示,信用保险对体育保险的支持是金融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能有效化解体育产业特有的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内体育赛事活动中,与“运动”相关的意外险保险产品数量已超过百款,但专门为体育运动组织、运动员制定的产品仍然有限。以“赛事”为关键词搜索,在售产品约10款;以“运动员”为关键词搜索,在售产品有20款。

海外案例:赛事取消险等“高价”保险需求巨大

举办体育赛事面临诸多挑战,大型赛事更是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投资。赛事组织者、赞助商通常会寻求保险作为风险转移手段。

安联商业险文娱保险全球产品负责人表示,保险在重大体育赛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财产和汽车等传统保险到各种责任保险,都为赛事、组织者、参与者和观众提供重要保护。

业内认为,保险市场最大、最具挑战性的风险是赛事取消,包括因恶劣天气、安全威胁等因素导致的赛事取消或推迟所造成的财务影响。

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北京奥运会前分别购买了高额的赛事取消和停办保险。

尽管自二战后从未有奥运会被取消,但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一年后成功举办。保险公司和组织者已从以往经验中吸取教训,建立安全网,配备保险。

除了赛事取消风险外,保险还在支持重大体育赛事的日常运营或保护体育场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国际经验:体育赛事活动面临多重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产生的安全风险已超过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成为重大体育赛事的最大威胁。保险公司需为恐怖主义相关事件、财产损失等提供专门保险。

此外,网络安全挑战也日益凸显。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依赖数字技术,从票务到广播和媒体,都需依赖数字技术。然而,这也带来了数字技术的风险。

随着地球持续变暖,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天气变得更加不可预测,极端高温和森林火灾等风险也对体育赛事构成威胁。

未来看点:国内体育相关保险创新不断涌现

近年来,国内体育产业相关的保险创新不断涌现。国家体育总局宣布的“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为获得巴黎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提供终身保障。

众安保险推出了“运动意外无忧险”,特别为冰雪运动提供保障,还覆盖跑步、健身等日常运动及户外高风险运动。

未来,体育产业相关的保险创新方向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垂直化。保险机构需与运动协会、赛事组织方等共同努力,探索体育保险在赛事筹备和选手训练比赛期间的风险保障需求。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