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门推进教育数字化,“AI+教育”市场迎新机遇
AI导读: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建设,推动“AI+教育”市场进一步发展。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推动下,教育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硬件和系统成为新探索方向。
4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加速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建设,完善多模态语料库,并推动其在思政、科学教育等领域的专题应用,加速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在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推动下,“AI+教育”市场正迎来技术红利释放期和生态重构窗口期,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创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普及,教育变革的智能化进程被加速推进。《意见》着重提出,要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教育数据集,布局前瞻性研究课题,有序开展应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全新应用场景,推动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指出,教育部将积极营造“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应用场景,构建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并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以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分析,《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进入加速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课程体系重构等方面释放了积极信号,将对我国教育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鼓励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
《意见》还着重提出,推动课程、教材、教学的数字化变革,鼓励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探索建设云端学校等新型教学形态,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周大旺介绍,教育部将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帮助师生更好地适应智能化时代。同时,宁夏等地也明确了建设“云端学校”等目标,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宋向清认为,对于高校而言,构建“人工智能+X”学科生态将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技术的机会。而对于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则能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政策+技术”驱动市场新机遇
在新技术推动下,教育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硬件和系统成为教育企业探索的新方向。作业帮、中公教育、猿辅导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推出AI学习机等创新产品。
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突破千亿元,显示出巨大潜力。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优化用户体验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包括护眼屏幕、流畅操作以及完善的人工智能软件功能等。宋向清则认为,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AI+教育”市场将迎来更多利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