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冰雪经济升温:室内滑雪场引领新风尚
AI导读:
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冰雪经济赛道的“黑马”,多家超大型室内滑雪场相继开业,引领冰雪消费新风尚。室内滑雪场面临高能耗挑战,需开发更高效的制冷造雪系统和保温措施。长三角地区冰雪经济持续升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郭阳琛张家振上海苏州报道
4月的江苏省太仓市,中午气温已经超过25℃。而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雪世界仍是一个“冰雪王国”,众多市民游客利用清明假期在此尽情享受滑雪乐趣。冰雪经济在长三角地区持续升温,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随着冬奥会、亚冬会的接连举办,全国冰雪经济热度持续攀升,冰雪业态也在长三角地区迅速扩展。过去2年多时间里,浙江长兴龙之梦冰雪世界、江苏太仓阿尔卑斯度假区和上海耀雪冰雪世界3家超大型室内滑雪场相继开业,引领冰雪消费新风尚。
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冰雪经济赛道的“黑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明显增加,虽总数位居华北地区之后,但已超越传统冰雪胜地东北地区,室内滑雪场数量全国领先。
国际知名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参与了江苏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和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等多个项目的设计、建造工作。奥雅纳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长三角及南方地区建设四季运营的室内滑雪场面临挑战,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高昂,需找到匹配的消费场景,开发低能耗制冷、保温系统。
一年四季滑雪无忧
清明小长假期间,上海市民李晶(化名)一家五口来到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体验滑雪。阿尔卑斯雪世界业态丰富,既有适合初学者的初级雪道,也有专业级雪道,满足不同游客需求。雪世界还设有冷、暖两区,提供多国美食、专业装备和纪念品,吸引大量游客。
南方地区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助力。《政府工作报告》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均提出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鼓励丰富冰雪场地和消费产品供给。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预计突破6300亿元。冰雪运动正呈现“南展西扩东进”、一年四季运营的新态势。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于2024年9月开业,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包括室内滑雪场、星级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及冰雪主题商业小镇,成为上海市新的文旅地标。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同样人气旺盛,自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一年四季均可滑雪是室内滑雪场的最大卖点,通过精确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模拟适合滑雪的环境。
节能减排提升效益
长三角地区夏季气温高,室内滑雪场如何保持低温环境?奥雅纳副总工程师孔启明介绍,室内雪场主体结构需“严丝合缝”,铺设保温冷库板,外加建筑幕墙遮挡太阳直射,确保室内温度不受外界影响。
大型室内滑雪场每天造雪和维持温度需支出高额电费。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耗,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利用制冷造雪工艺系统回收冷凝热,用于雪道结构底板防结露和冷风机盘管化霜。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安装约3.7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生产可再生能源供电,峰值发电量可达2660kWh/小时,年发电量316.72万度,节省电费200余万元。同时,采用冰蓄冷技术,夜间制冰日间融冰供冷,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冰雪主题度假目的地。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吸引日本知名滑雪场运营企业MacEarth集团关注,计划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客源共享。
除长三角地区外,海南省和广东省也在建设室内滑雪场,如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和海南(定安)冰雪嘉年华滑雪场等。然而,室内滑雪场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前期复杂的工程设计和基础设施投入、后期高能耗和费用等。
未来,需开发更高效的制冷造雪系统和保温绝热配套措施,进一步降低能耗,推动室内滑雪场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