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债市后半周止跌,股市上涨对债市形成压力,纯债型基金收益率收窄。三季度政府债发行或大幅放量,债市资金面扰动值得关注,债基赎回因素也不容忽视。

  上周,债市在后半周止跌,但股债跷跷板效应依然明显,纯债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较此前有所收窄,表现相对较好的是一些短久期品种。不过,目前债市的资金也有一定的松动,未来配置端的难度依然较大。

  有分析指出,在股市持续上涨背景下,债券价格短期承压依然明显,回调之后债市仍有投资机遇。

  又见债市调整,短期止跌是机会?

  上周(7月28日~8月3日),债市的调整出现在后半周,利率债收益率冲高回落,整体有所下行,信用债也跟随利率债出现了一定的下行,但对于短期止跌的意义,业内存在较强的分歧。

  具体来看,上周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3BP、4BP、3BP、3BP和5BP。信用债收益率整体跟随利率下行,但总体表现弱于利率债,前期调整幅度较小的7年期品种收益率变化幅度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短久期低等级品种表现较强。信用利差多数抬升,部分短久期和低等级品种下行。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下行2~3BP;3年期AA及以上利差上行1~2BP,AA-下行3BP;5年期AAA级利差持平,AA+和AA级利差上行1BP。

  有分析指出,近期股市上涨对债券形成一定压力,加上前期策略拥挤,曲线及利差被压至低位,而基金久期杠杆前期升至高位,脆弱性增加,赎回反馈下短期债券有回调压力。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伴随相关政策推进等影响,上周前半周权益市场走强,债券利率波动率明显抬升,部分长久期品种调整幅度较多。但随着央行呵护流动性,叠加后半周权益市场有所调整,债券收益率有所回落。全周整体呈现震荡走势。

  整体来看,不少观点认为当前除了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以外,宏观基本面和前期变化不大,需求端仍待稳增长政策呵护,物价水平也在低位徘徊,货币政策依旧宽松。不少观点认为债市依然有配置的机会和必要。

  而也有观点指出,需要等待回调之后再进行配置决策。有观点认为,回调后债券赔率有所修复,策略上,由于货币宽松的确定性较大,可延续杠杆套息策略,同时关注利率债及二永债波段操作机会。

  纯债基金收益率收窄,关注资金面变化

  上周的债券型基金表现分化明显,尽管权益市场有所回调,但纵观各类型债基的单周收益率,表现最好的还是偏债混合型基金。统计显示,二级债基当中最高收益率为兴业恒益6个月A,录得1.34%。

  纯债型基金当中,中长期纯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上周的收益率平均值均较此前一周有所收窄。从头部业绩的产品统计来看,国泰睿元一年定开录得0.87%,平安0-3年期政策性金融债A录得0.27%。

  目前正值三季度初期,政府债发行历来呈现“三季度高、年末低”的特征,其规模变化直接牵动市场供需平衡。政策性的影响虽然值得关注,但业内对于下一步资金面扰动债市的强弱更加关心。

  华泰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从当前财政安排及历史规律看,今年三季度政府债供给大概率大幅放量,7月高层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进一步强化这一预期,对债市资金面的扰动值得关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债基的赎回因素不容忽视。进入下半年,机构出于持盈考量,“预防性”赎回扰动可能升温。华泰证券指出,从历史规律看,债市赎回反馈多集中于三四季度。比如,2023年8月下旬,权益提振政策与存量房贷利率调降集中落地,引发债市调整与赎回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