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券商首席解读认为,此举可缓和财政压力,对债券市场整体影响有限,后续关注央行政策及公募税收优惠变化。

  【导读】国债等利息收入增值税恢复征收,券商首席最新解读

  事关债券利息征税,新政策来了!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公告显示,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次政策调整采用“新老划断”原则。

  恢复征税,将对债券市场及投资者将产生哪些影响?后续还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基金君整理了多名券商首席观点解读如下——

税收优惠政策的使命已完成,可缓和财政收支压力。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此次恢复征收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当前债券投资已颇具规模,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二是财政可能也有主动寻求资金结构调整。

  此外,熊园提到,此举也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以今年为例,粗略估算短期将带来337亿元的收入。

  据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测算,后续利息增值税收入规模大致在千亿元左右。

对债券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点评称,对债券市场加征税收,本质上对市场并不算利好。存量债券的收益没有增加,而新增债券的收益下降,最终大概率是以新券利率补偿式上行的方式来进行消化。

  宋雪涛则表示,对8月8日后新发的国债和金融债利息收入征收3%—6%增值税,会推动新发债券发行利率上行。但这部分成本是由投资者和发行者共同承担,实际利率上行幅度不会那么明显。

  本周五公告发出后,10年国债收益率短期上行后明显下行,收盘时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均下行了1个BP。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由于新老划断,存量债券(老券)具有税收优势,新券(新发行国债等债券)与老券的利差可能走阔。

  从大类资产来看,钟林楠表示,国债、地方债与金融债等债券品种的免税优势消失后,权益、贷款等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但考虑到债券本身还有低风险、低资本占用与高流动性等其他优势,整体影响应该有限。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未来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可能会迎来新老券的双轨定价。

  对权益市场来说,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张夏团队认为,虽然恢复征收债券利息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的利润,但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利股相对债券的收益。

后续关注点:央行政策、公募税收优惠变化等。

  此次政策后,钟林楠认为,还有两个方向值得进一步关注。一是从短期看央行后续的政策方向。二是从中期看债券投资的税收优惠是否会进一步变化。

  实际上,公募基金的后续税收优惠是否得以保持,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吕品认为,后续若有公募基金相关的税收政策出台,可能不利于债市的供需结构。

  刘郁称,考虑到本次新规并未提及取消具体机构,公募基金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短期内可能延续。

  另外,在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上,有业内人士指出,恢复征税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