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关键一步,9月29日起债券回购业务向所有类型境外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首日交易活跃,市场反响热烈,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浓厚兴趣,推动中国债市更高水平开放。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迎来关键一步,债券回购业务全面升级。

  日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CfetsOnline发布”公开关于债券回购扩大开放的相关数据显示,9月29日,在结算代理渠道下,债券回购业务向所有类型境外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此举标志着国债市开放进入新阶段。启动首日即达成逾58亿元交易,市场反响热烈,展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浓厚兴趣。

  启动首日交易活跃,机制创新显成效

  据了解,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9月29日起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回购交易服务渠道及范围,在结算代理渠道下支持全部类型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并通过与彭博等境外第三方平台的互联,支持债券通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回购交易,拓宽了外资参与渠道

  据交易中心披露,9月29日,新机制下1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多家银行及证券公司达成“债券通”北向通买断式回购交易共计44笔、39.5亿元。同时,有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境内对手方达成结算代理渠道下买断式回购交易共计12笔、18.7亿元,相关结算代理行包括多家知名银行。

  参与首日交易的境外机构类型覆盖广泛,标的债券种类多样,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满足了多元化投资需求。交易中心指出,该业务的推出,有助于更好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流动性管理需求,扩大境内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推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一步,交易中心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持续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加强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及境外电子交易平台合作,不断完善面向境外机构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机制,助力金融市场开放。”交易中心方面表示。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有效丰富了外资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箱”和交易策略。

  债市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创新模式受青睐

  此次市场开放采用了境外投资者熟悉的交易模式,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可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使用,提高了市场效率。券商中国从汇丰方面了解到,汇丰中国协助境外机构鼎亚资本(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完成了市场首笔债券回购交易,成为该业务扩大开放后首批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完成交易的银行。

  上述交易中,鼎亚作为境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银行间债市直接投资渠道成功完成了首笔买断式多券回购交易,成为债券回购业务进一步开放后首批参与的境外投资者。汇丰中国担任此次交易的结算代理银行,为鼎亚提供了从交易前端到交易后服务的一揽子跨境业务支持。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表示,本次债券回购业务的扩大开放体现了中国债市制度型开放的不断深化,“回购交易是机构流动性管理的‘安全阀’与‘调节器’,能帮助投资者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产配置。”

  从现实情况来看,交易启动首日市场反响积极,有不同类型的境外机构开展交易。汇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机构参与其中,这有助于优化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促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提升中国债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