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提速,展现出较强“吸金”能力。随着国内发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优化,熊猫债市场将继续提质增效,预计将涌现更多创新性产品及更多国家地区的纯境外发行人,市场结构将多元化。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提速,展现出较强“吸金”能力。业内认为,在国内发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优化下,熊猫债市场将继续提质增效,预计将涌现更多创新性产品及更多国家地区的纯境外发行人,市场结构将多元化。

  市场持续扩容

  熊猫债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是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自2005年起步以来,熊猫债市场发行量一直较低,直至2015年开始增加,2022年末以来更是持续增长。

  据券商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券年度发行量约1858亿元,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2025年6月,全市场共发行了15只熊猫债,合计融资规模达230亿元,环比增长了198.70%。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熊猫债市场呈现中资企业境外实体占主要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征。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将涌现更多创新性的熊猫债产品以及更多国家地区的纯境外发行人。

  例如,近期德意志银行集团就协助化工企业巴斯夫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功发行了总规模30亿元的人民币三年期和五年期熊猫债。

  投资价值凸显

  “外资发行人积极拥抱熊猫债,部分是为了满足其在中国境内的资金使用需求。同时,人民币融资相较于美元具备了显著的成本优势。”中诚信国际相关负责人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熊猫债市场持续扩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在增值空间,开始关注这一曾经的“小众市场”。

  就市场交易方面来看,信用类熊猫债的换手率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提升的状态,说明近年来外资熊猫债的交易活跃度正不断提升。

  那么,熊猫债缘何能够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首先,这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其次,境外投资者入市的便利度正在不断提升。不仅如此,目前人民币投融资货币的功能也在持续强化。

  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发行人普遍具有较高的信用资质,熊猫债市场的信用保障整体较强。

  公开数据显示,自2020年至2025年5月,外资持债规模已从3.5万亿元左右增长至4.35万亿元。

  关注首发主体

  那么,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在“资产荒”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哪些熊猫债更值得关注?

  “目前,外资类熊猫债相对境内企业发行的信用债仍有收益率可以挖掘。”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很多熊猫债的筹资主体为债券市场上的新面孔,机构普遍还未将其纳入投资库,这意味着,该类债券在早期发行时,可能存在一定信用利差。”

  无疑,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阶段仍可关注信用资质较好主体的首次发债“亮相”。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则表示,在国内“资产荒”延续的大环境中,目前各机构可关注中高等级、中长久期熊猫债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