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及政策利好,科创债成机构新宠。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发行呈现区位集中特征,新发主体以国央企为主。机构建议从一级市场和存量市场择优布局,科创债ETF为投资者提供新渠道,兼具底仓配置与增强收益属性,但需关注估值波动风险。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叠加政策利好,科技创新债券(科创债)成机构“香饽饽”。分析人士称,金融支持科创政策积极,未来科创债市场广度和深度有望拓展,负债端稳定机构可挖掘优质主体机会。

  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科创债起源于2015年,2025年政策升级,引入金融机构和风险共担机制。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科创债历年发行规模持续增长;科创债在公司债市场中的占比亦持续攀升。此外,自5月份科创债相关政策落地以来,截至7月3日,全市场已发行419只科创债,规模超过6200亿元。

  记者观察发现,科创债的发行呈现区位集中特征。北京市占比位居前列,东部及中部经济大省(市)紧随其后,西部地区整体发行规模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新发科创债主体仍以国央企为主,存续规模占比约为94%,评级为AAA的占比达88%。

  机构建议择优布局

  科创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渠道。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后续可从两个角度把握科创债的投资机会,一是挖掘一级市场投资机会,二是关注存量市场方面煤炭、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板块内品种。

  华福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则建议,后续可重点考虑已经发行或将要发行“科创债”的城投平台、产投平台,省级或地市级的股权投资型国企等三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

  关注科创债ETF

  普通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债ETF把握科创发展红利。券商交易员称,科创债ETF具有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分散风险等优势,还可以一键布局沪深交易所高等级科创债。徐亮表示,科创债ETF兼具“底仓配置”与“增强收益”双重属性,适合作为稳健型组合的底仓配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日,全市场共有11只信用债ETF,净值规模2221.6亿元;6月18日首批申报的10只科创债ETF已于7月初获批。

  不过,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黄伟平称,随着科创债ETF的上市扩容,未来各市场参与方依旧需要关注前期抢配行情过热可能带来的估值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