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八周年:外资流入新渠道,市场国际化加速
AI导读:
债券通“北向通”上线八周年,已成为外资流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日均成交增长超31倍。近年来,更多双向互联互通机制相继开通,如“南向通”和“互换通”。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未来前景广阔。
八年前的今天,债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线,现已成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及外资流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据债券通有限公司发布的运行报告,今年5月份,债券通“北向通”累计成交9156亿元,日均成交482亿元,较开通首月日均成交15亿元增长超31倍。截至5月末,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入市投资者达835家。
景顺董事总经理黄嘉诚认为,债券通推动了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快速增长,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多层次发展。回望来路,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动,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通道。运行首日交易活跃,八年来成交额持续增长。
当前,债券通已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重要通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黄嘉诚表示,债券通引入了更多全球投资者,增加了市场流动性,降低了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巩固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除了债券通“北向通”,近年来更多双向互联互通机制相继开通,如2021年9月24日开通的债券通“南向通”及2023年5月15日上线运行的“互换通”。未来随着债券通“南向通”合格境内投资者范围的扩大,有望进一步助力投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表示,这将为香港债券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流动性。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自2019年以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三大国际债券指数,近年来权重逐步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仍有很大空间,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有2.4%。黄嘉诚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规模和数量都将会进一步增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