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信用债ETF获准成质押式回购担保品,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准成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标志着信用债ETF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举措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为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利好。信用债ETF因其T+0交易、低成本等优势备受投资者青睐。
本报记者昌校宇
5月29日晚间,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准成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这一举措标志着信用债ETF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证券日报》记者从机构处获悉,包括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等公司旗下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平安基金旗下的1只公司债ETF,均收到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下发的同意函,允许其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这意味着上述产品将很快可以正式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今年3月份,中国结算发布通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债ETF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通知发布后,上述9只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迅速向中国结算提出申请,成为首批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
质押式回购是债券回购业务的一种,属于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双方约定未来返还本金和利息,同时返还原出质债券。债券资质越好,折算率越高,资金融入方即可融入更多资金。
今年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立并上市,这是信用债ETF的新品种。基准做市信用债是交易所筛选出来的规模较大、信用质量较高的信用债,在主做市商的持续做市下,这些债券流动性更强。
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李一硕表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开展质押式回购业务,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丰富投资策略,提升投资价值,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信用债ETF市场带来利好。
博时基金经理张磊认为,信用债ETF质押功能有助于收益增厚,操作简单便捷、风险较低、交易成本低,尤其适合场内投资需求客户。信用债ETF场内流动性好于单只公司债,后续入质押库后,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以下简称“公司债ETF”)若正式纳入质押库,将成为唯一可质押、中短久期且规模超150亿元的信用债ETF。
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信用债ETF有更高的票息保护,静态收益更高。纳入质押库对于投资者来说益处颇多,如提升流动性、找到除申购赎回、买卖交易外的变现途径等。
近年来,信用债ETF因其T+0交易、低成本、分散化投资、透明度高等优势,备受投资者青睐。随着配套机制完善,信用债ETF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