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信用债交易热度下降,债券市场调整压力增大
AI导读:
10月信用债交易热度下降,或与假期效应及利率波动预期有关。产业债向高等级、中短期聚集,城投债保持稳定。央行重启国债买卖背景下,信用债表现强势,但后市调整压力增大,信用利差压缩可能性降低。
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信用债交易热度10月呈下降态势,或与假期效应及利率波动预期有关,这反映出债券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微妙变化。产业债交易特征表现为向高等级、中短期聚集,而城投债交易特征则保持相对稳定。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背景下,信用债表现强势,信用利差收窄,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市场视角。债券市场展望后市,整体面临的调整压力正在增大,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的可能性降低。
统计数据显示,债券二级市场10月总成交金额297,201.06亿元,同比增长3.32%、环比减少20.21%,这一数据变化揭示了市场活跃度的微妙调整。

按类型划分,利率债方面,10月成交金额188,556.27亿元,同比增长17.22%、环比减少19.40%。信用债方面,10月成交金额61,508.89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减少18.70%和22.69%,显示出信用债市场的特定波动。
从成交信用债的特征来看,产业债表现为向高等级、中短期聚集,而城投债则保持相对稳定。具体来看,产业债成交金额环比减少26.62%,降幅大于城投债(环比减少16.89%)。交易结构上,产业债的风险偏好明显收敛,AAA级别债券的成交占比大幅上升至56.18%,同时,投资者在增配高等级债券时,久期策略倾向于保守。相比之下,城投债的成交结构与上月类似,投资者继续对高等级城投债采取短久期策略。
信用利差方面,截至10月末,信用利差延续了压缩趋势,收于36.74bp,较去年同期收窄43.22bp。10月市场流动性整体平稳,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稳中有降,信用债收益率月内初期基本维持上月末水平,后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背景下表现强势,收益率出现明显下行,且下行幅度大于基准利率,推动了全月信用利差的整体收窄。
从行业利差中位数的排序来看,截至10月31日,房地产、家用电器等行业利差处于高位;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行业利差处于低位。环比观察,多数行业利差中枢基本持平,反映出市场对实体经济信用风险的整体预期稳定。然而,少数行业走势背离,其中医药生物行业的利差增幅超过10bp。
城投债方面,当前仍呈现出整体利差延续收窄与区域高度分化的特征。从整体走势来看,在一揽子化债政策持续推进和“资产荒”背景下,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延续收窄。具体到区域表现,多数省份城投债利差较上月末继续下行,但也有部分省份的利差上行。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强力支持下,以贵州、云南和甘肃为代表的债务压力相对突出的重点省份,其区域信用风险已得到了有效“熨平”。
展望后市,债券市场整体面临的调整压力正在增大,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的可能性降低。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等操作或将抬升基准利率中枢。在这一背景下,信用利差在经历前期收缩至历史相对低位后,已缺乏继续大幅压缩的动力。未来利差的进一步收窄需依赖更强劲的经济复苏或更宽松的流动性,但鉴于当前基准利率面临的上行趋势,后者出现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后续信用利差将保持在当前水平,甚至可能出现小幅走阔。
(作者系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董梦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