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债市场接连暴跌。近期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美债却持续走低,收益率攀升。多家机构认为,后续通胀走势将是影响美债表现的关键。

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美元资产面临全球抛售潮,素有“避险资产”“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美债遭遇暴跌。近期,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美股市场出现反弹,但美债市场却持续走低。

目前,30年期和2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接近5%,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的关口,回到了今年4月中旬的水平,再现了4月初美债暴跌的景象。

美债市场持续下行

美国国债曾被视为市场的安全避风港,股市下跌时,资金会涌入美债寻求庇护。然而,今年4月初,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美债市场暴跌。近期,在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共识的背景下,美债市场再次下跌。以10年期美债期货为例,自5月1日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2%。

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截至目前,30年期和2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逼近5%,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4.5%,5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1%,2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在4%以上。

国泰君安国际分析指出,近期美债利率上行是衰退风险释放的结果。5月12日,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超出市场预期,债券市场迅速反应,短端和长端收益率均显著上升,呈现出典型的股债“跷跷板”效应。短端收益率上升反映了衰退风险的释放,而随着关税政策退坡,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缓解,降息预期相应调整。长端利率方面,经济衰退担忧和美元主导地位弱化预期明显减弱,基本面韧性预期增强和风险偏好回暖推动收益率上升。

与近期美债下跌的原因不同,今年4月初美债被抛售主要受到四个因素影响:一是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引发美国经济再通胀预期;二是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债意愿下降;三是美债收益率飙升导致国债基差交易快速平仓;四是美债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声誉受损。

后续通胀走势成关键

当前美债水平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对应中枢相符,多家机构认为,后续通胀走势将是影响美债表现的关键因素。

国泰君安国际预测,美债市场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而长端收益率可能在4.2%—4.5%区间内震荡。短端利率短期内难以快速下探,因为美国经济仍展现出显著韧性,尤其是失业率和消费等核心数据强劲,降低了经济基本面出现衰退的可能性。降息进程将取决于通胀走势和政策博弈。因此,一年期及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突破4%下方的概率较低。

对于长端利率,国泰君安国际表示,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和通胀走势的判断仍需更多数据验证。一方面,只有遭遇超预期政策调整或宏观经济数据显著恶化时,市场风险偏好才可能再次降温,长债收益率才有大幅下行空间。另一方面,长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有限,因为当前再通胀压力不及市场预期,且关于美元信用消退的讨论高峰已过。

西部固收研究指出,当前美债水平短期上行和下行空间均受限,中长期利率中枢或有所下移,曲线走陡概率较大。截至5月1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达4.49%的高位,进一步上行空间受限。同时,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导致降息预期减弱,短期内基本面表现仍有韧性,限制了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中长期来看,关税政策阶段性缓和但未来可能上涨,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在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美债利率中枢或有所下移,但下行节奏和幅度取决于经济增速、通胀水平、美联储降息进程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变化。由于投资者对美债避险需求下降,金融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短债或因流动性更佳而受到青睐,曲线走陡概率较大。债务上限解决和减税落地可能对长端收益率形成显著利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