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助力科技企业融资
AI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会议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科技企业发债融资。央行行长也曾表示将推出“科技板”,拓宽资金来源。券商积极储备项目,引导耐心资本支持科技产业,解决科创债券存续期限短的问题。创投圈对“科技板”引发热议,期待新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并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旨在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
会议中明确,将加快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新渠道。这一决策预示着相关文件将很快出台,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在即。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曾表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4月25日,有券商投行部门人士透露,目前该券商已储备一批科技企业发债项目,包括部分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与获得多轮股权融资的科技企业。
这些储备企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更高,能否在债券市场“科技板”获得理想的发债募资额度,一方面要看发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场对“科技板”的认购投资热情,信用评级将直接影响实际发债募资额度与融资成本。
券商积极储备项目,引导耐心资本支持科技产业
全国两会期间,潘功胜提出,将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具体而言,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这意味着科技企业等发债主体将在“科技板”主要发行中长期债券,引导更多耐心资本支持科技产业发展,解决科创债券存续期限较短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发行405只科创债券,规模合计3727.56亿元,同比增长60%,但科创债券存续期限普遍较短。
数据显示,存量科创债久期总体不长,约为2.88年,给科创债券发行主体带来较大的资金管理风险。科技企业希望相关债券存续期能达到至少“3+2”年或“4+2”年,拥有足够的长期资金支持。
此外,提升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主体的“科技含量”也是市场关注热点。目前,券商储备的拟发债企业主要涉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芯片研发制造等领域,以期在“科技板”面世后尽快获得发债资质。
“科技板”引发热议,创投圈期待新机遇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也在创投圈引发热议。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人士透露,已与券商投行部沟通,讨论在“科技板”发行债券的可操作性,期望债券发行存续期限能覆盖基金的运营周期。
相比直接向LP募资,通过“科技板”发行债券募资更具流动性,且能提供相对稳健的利息收入。然而,创投机构发行的“科技板”债券在前期项目投入期可能面临利息支出问题,理想的发债方案是前几年不支付利息且设定封闭持有期,从第四年起根据项目退出状况提供浮动利率。
为了增强债券的到期本息兑付安全性,创投机构还需找到新的增信举措。部分拟发债科技企业也希望能在“科技板”债券设定浮动利率、债转股等条款,但债券市场投资人是否同意仍需观察。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