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一季度“债牛”行情结束,权益市场震荡走高,部分“固收+”基金凭借精准布局权益资产业绩亮眼。但可转债市场达到阶段高位后出现走低趋势,基金经理对后市态度分化。

一季度,“债牛”行情突停,权益市场震荡上扬,部分“固收+”产品凭借精准布局股票及可转债等权益资产,业绩表现亮眼,超七成产品净值增长为正。

然而,可转债行情在达到阶段高位后,自一季度末起呈现走低趋势。基金经理指出,转债资产承接的资金对波动承受力不足,在转债大幅波动时或成反向力量。因此,季报中基金经理强调减仓逻辑,尽管部分转债定价仍具吸引力,但此类标的数量已明显减少。

权益资产成“固收+”基金关键

Wind分类下,“固收+”基金超1600只,一季度内1159只取得正收益,占比超72%。富国久利稳健配置以10.55%的业绩领先,工银聚享、华商丰利增强定开涨幅超9%,多只产品涨幅超6%。

业绩领先的“固收+”基金多因重仓权益类资产。如富国久利稳健配置一季度末股票资产占比超26%,工银聚享达38%,其他业绩居前产品股票资产占比也均超30%。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业绩告负的“固收+”基金同样重仓股票资产,且业绩参差不齐。

可转债亦作为冲击业绩的工具,业绩弹性大的基金多重仓可转债。如民生加银鑫享一季度末债基资产占比96.77%,前十大重仓债券中八只为可转债。

可转债涨幅显著

一季度,中证转债指数3月18日达近十年高位,部分转债创历史新高。如中旗转债价格一度超300元/张,年内涨幅达134%;中宠转2报收193.6元/张,年内涨幅超46%。

研报认为,市场上涨原因包括纯债收益率低导致资金溢出至转债市场,以及转债资产对应的银行股和中小盘股年内涨幅明显。

南方基金刘文良表示,低利率环境下,资金流入可转债市场,推升整体估值水平;权益市场春季行情中,科技类、中小盘标的表现强劲,正股驱动下中小盘转债涌现大量结构性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李波认为,转债的Beta价值可从债券端和股票端理解。债券端,纯债波动加大,夏普比率下降,转债配置价值强。股票端,小票+科技风格活跃,与转债底层股票风格契合。

分歧显现

达到阶段高位后,基金经理对可转债态度分化。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环比下降1.87%至2822.82亿元。部分基金经理谨慎看好,认为转债市场波动性将持续。

安信基金张翼飞表示,转债资产波动承受力不足,中小盘股行情可持续性不高,且转债市场估值保护阶段性打薄,因此大幅减持转债资产。

华富基金黄立冬认为,尽管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及转债估值高位或带来调整压力,但全年看,到期转债数量和规模增加,净供给下降为转债估值提供支撑。需求端方面,可转债作为含权资产,仍有望吸引增量资金入市。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