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市受外部关税政策影响快速走强,信用债补涨,利差空间逐步缩小。本周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配置需求旺盛。业内人士指出,多项因素共同推动信用债利差进一步压缩。信用债预计短期将以震荡为主,可考虑以票息为主,配置思路先短后长、先高后低。

  财联社4月8日讯(编辑李响)债市受外部关税政策影响迅速走强,信用债品种也迎来补涨,利差空间逐步缩小。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上周末,各期限信用品种收益率环比下行5-10bp,信用利差被动走扩,但中短端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本周以来,信用债抢券行情持续,信用资质下沉,中低等级信用债配置需求旺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跨季后机构银行理财资金回流、银行配置回补及信用债供给端未显著放量,共同推动信用债利差进一步压缩。

  信银理财表示,二季度信用债净供给可能回落,需求层面,非银机构对信用债关注度虽不高,但配置力度可能加大。资金面宽松、关税冲击下,货币政策也存在降准降息可能。财通固收分析师孟万林认为,外部扰动下,若资金宽松、配置力量回归,信用利差将进一步压降,当前信用利差将逐步向2024年7月底8月初的低点压降。

  据民生固收团队测算,以4月5日信用债利差来看,对比2024年8月5日的低点,各信用品种中除1年内短端债项外,整体尚有0-80bp的压缩空间。民生固收首席谭逸鸣指出,若要挑战前低,还需关注理财规模回暖及资金面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债预计短期将以震荡为主,重点关注稳增长、宽财政等政策。震荡市里信用债交易较难,可考虑以票息为主,配置思路先短后长、先高后低。久期上,中长端可适当拉长,但短端锚定资金利率确定性更高,3-5年区间更适合兼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