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基金公司成为近日债市重启牛市的主要推手,上周全面买入各类债券超1200亿元。超预期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了市场交易主线,但跨季后机构配置需求的恢复以及资金面的持续改善也为债市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撑。

  债市收益率近期再度迅速下行,基金公司成为推动债市重启牛市的主要力量。

  据机构数据显示,上周基金公司在债市全面出击,大举买入各类债券总额超过1200亿元。特别是在4月3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个基点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单日买债规模即达到850多亿元。与此同时,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则在收益率下行过程中选择止盈撤离。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超预期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了市场交易主线,但跨季后机构配置需求的恢复以及资金面的持续改善也为债市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撑。

  财联社数据显示,上周(3月31日-4月3日)基金公司全面买入债券1251.5亿元,其中包括国债166.4亿元、政金债428.5亿元,以及大幅买入的信用债706.5亿元。从期限上看,基金公司主要青睐7-10年的政金债和7年以上的国债。

  特别是在4月3日,债市收益率单日下行幅度较大,基金公司单日即买入债券851.7亿元。当日,证券公司和理财子公司也积极参与买债,规模分别达到400.3亿元和184.32亿元。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关税举措,导致当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约8个基点。截至当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10个基点,接近1.60%。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基金上周前半周买债情绪尚不强,但最后一个交易日情绪快速修复,单日净买债规模达到年内单日买债规模第二高水平。

  浙商银行FICC团队指出,利率的下行并非仅由短线交易资金驱动,而是有较为坚实的增量资金支撑。跨季后,基金申购明显增加,券种表现也显示出配置资金重新入场的迹象。

  此外,理财与保险资金也稳定增持债券。上周,理财资金买入各类债券497.9亿元,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保险资金则增持地方政府债274.1亿元。

  相比之下,银行资金在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过程中选择止盈撤离。上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分别卖出各类债券1860.6亿元和1541.5亿元,主要减持信用债和同业存单。农村金融机构则主要卖出7-10年期的政金债380.1亿元,同时买入同业存单619.1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股份制银行卖债需求强于大型银行,而大型银行又强于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大幅下行过程中,银行资金选择止盈。然而,农村商业银行节后补券需求对冲了止盈需求,卖债规模有所收敛。

  浙商银行FICC团队认为,超预期的关税冲击改变了市场交易主线,但跨季后机构配置需求的恢复和资金面的持续改善仍是行情演绎的重要条件。

  跨季后,资金利率明显下降,DR001下行至1.62%,DR007下行至1.7%。民生资金情绪指数连续两日低于40,位于“宽松”区间。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大型银行融出资金的能力也在持续恢复。

  对于关税落地的冲击,浙商银行FICC团队预计市场将先走出一波充分定价的行情,并根据宏观数据和政策当局的态度进行边际调整。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沈聂萍表示,“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资产定价迅速变化,国内降准降息预期升温。节后一周,国内和海外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进一步加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