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美国对等关税力度超预期,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避险资金涌入债市,推高主要国家债券价格。中国债市收益率大幅波动,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机构认为,本轮回调已相对充分,债市阶段性顺风。

新华财经北京4月7日电 上周(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美国对等关税力度超预期,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避险资金涌入债市,推高主要国家债券价格。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清明假期前一日下跌超过7BP,全周跌幅超9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2BP。受不确定性影响,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降准等逆周期政策概率增加,债市收益率或测试年初低点。

行情回顾显示,2025年4月3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各期限较2025年3月28日均有所变动,其中10年期下行9.46BP,30年期下行11.99BP。资金面跨季后转松,债市情绪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前后大幅波动,债市收益率跟随市场情绪变化。

具体来看,周一季末交易日,资金面偏紧,债市谨慎;周二跨季后资金价格仍高,债市收益率高位震荡后回落;周三资金面边际转松,避险情绪推升,债市收益率下行;周四特朗普宣布关税措施,避险情绪大幅升温,收益率全面显著下行。

国债期货周四高开高走,30年期主力合约全周上涨2.3%,10年期上涨0.64%。中证转债指数上周偏弱震荡,全周下跌0.33%。

一级市场方面,上周利率债合计发行44只、6998.78亿元,本周计划发行34只、2419.41亿元。海外债市方面,受美国关税措施冲击,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普遍下挫。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此举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避险资金涌入债市,美日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

公开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5019亿元,本周有7634亿元逆回购和1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政策方面,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部署健全价格形成、引导、调控和监管机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条措施支持科技创新。

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创近一年新高,连续第二个月上行。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机构观点方面,兴银基金认为,本轮回调已相对充分,全年处于利率下行周期,二季度中长端利率存在超跌修复机会。申万宏源认为,外围环境抬升我国基本面不确定性,扩内需成为政策重心,长债和超长债波段交易机会增加。浙商证券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驱动债市走出箱体震荡行情,短期权益市场或难言企稳,债市阶段性顺风。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