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收益率震荡下探,地方债发行压力引关注
AI导读:
本周债市收益率震荡下探,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内生性修复动能和信用扩张效果尚待观察。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探。同时,地方债发行规模庞大,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后续债市行情有待更多消息指引。
新华财经上海4月3日电(记者杨溢仁)经历了前期的大幅调整,本周债市收益率震荡下探,逐渐修复。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经济内生性修复动能和信用扩张效果尚待观察,债市仍处于有利位置。关键词:债市收益率、经济内生性修复。
收益率大幅回落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探。例如,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下探1BP至1.51%;2年期大幅下行8BP至1.49%;10年期回落7BP至1.72%。
回顾历史数据,自2020年以来,4月债市收益率通常呈现回落趋势,成为利率下行的季节性“窗口”。关键词:利率债市场。
“目前,利好债市的关键因素在于经济内生性修复动能和信用扩张的不确定性,需等待数据验证。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央行改变MLF中标方式为多重价位,释放边际宽松信号。”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
此外,“外围市场关税征收力度加大,悲观预期升温提振债市。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大,‘债牛’行情有望延续。”一位机构交易员指出。
“4月宏观图景变化较大,央行货币政策‘择机’操作可能落地,降准有望兑现,债市存在趋势性做多机会。”财通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建议。
乐观背后存隐忧
尽管看多债市机构增多,但也有部分机构持审慎态度。
截至2025年3月29日,25个省市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约1.62万亿元;4月发行规模为6057亿元。关键词:地方债发行。
“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不小,5月至6月是发行高峰,4月地方债供给成为市场关注点。央行如何对冲操作配合财政发力,仍需观察。”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表示。
“4月资金面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大税期缴税规模超1.5万亿元;二是买断式回购到期规模达1.7万亿元。若债市情绪偏弱,大额资金缺口可能成为利空因素。”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
“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时可能相对审慎,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也构成掣肘。后续货币政策边际变化需观察。”前述负责人表示。
节后“债牛”修复行情能否延续,有待更多消息指引。
短期不宜轻易下车
在债市布局上,持审慎态度的机构认为,考虑到逆风因素未散,震荡行情仍存在,需寻找结构性机会。
“跨季后资金面可能边际转松,中短端或有修复行情。需关注央行投放和资金价格变化。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受限,需把握交易时点。”前述交易员称。
大部分乐观机构认为,美国关税加码、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避险情绪凸显,4月债券长端利率可能加速下行。建议各机构在负债端波动承受范围内,追加久期或杠杆。
“建议关注长久期老券、地方债、金融债等利差保护较厚的品种。短期内债市不具备趋势反转风险,建议跟进市场,顺势而为。”前述交易员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