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利率债大涨,超长债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AI导读:
今日银行间利率债市场表现抢眼,30年期主力合约大涨,国债指数ETF成交额突破11亿元。近期债市经历大幅波动,本文深入探讨市场波动下超长债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长期经济预期和短期供需变化对超长债期限利差的影响。
今日(2025年4月3日),银行间利率债市场表现抢眼,30年期主力合约大涨1.21%,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盘中涨幅超过1%,成交额突破11亿元大关,规模份额屡创新高,最新规模已达66.6亿元,年内资金净流入近38亿元。
近期,债市经历大幅波动,30Y-10Y利差迅速扩大,市场焦点再次集中于长端及超长端债券的风险。超长债期限利差究竟受哪些因素驱动?潜在回调风险何在?今年超长债市场又将如何演绎?本文将深入探讨市场波动下超长债的机遇与挑战。
从历史数据来看,30Y-10Y期限利差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归特性,其波动受长期经济预期和短期供需变化双重影响。当投资者对中期经济有信心但对长期经济担忧时,超长债期限利差会缩小;反之,若长期经济预期向好,则期限利差中枢可能上移。

01 长期经济预期
超长债期限利差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投资者对长期与中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差异。近年来,通胀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投资者下调长期增长预期,推动30Y-10Y利差中枢下行。海外市场中,美、日超长债期限利差同样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

2023年30年国债期货上市,为超长国债市场注入活力,流动性显著提升,但期限利差中枢有所下行。近期,国内经济基本面趋稳,房地产销售回暖,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若经济数据持续向好,投资者信心增强,超长债期限利差中枢有望上移。
02 短期供需波动
除了长期经济预期,短期供需变化同样影响超长债期限利差。

在供给端,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节奏主导市场走向;在需求端,随着市场流动性改善、优质资产稀缺,机构对超长国债兴趣浓厚。但今年部分主力机构需求或边际下降,如农村金融合作社受监管影响、保险公司对收益率不满、权益资金受股市牵制等,这些因素降低了期限利差大幅偏离中枢的风险。
综合来看,今年超长债投资胜率取决于时机把握。投资者可考虑逢高布局,利用高收益入场,以期在未来利差回归、债券价格上涨时获得资本利得。但市场多变,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博时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具有高票息、强进攻性、流动性好、工具性佳四大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30年期国债的投资工具。
备注:逢高布局指投资者在超长债收益率高点(价格相对低点)时投资。资料参考:《20250325-国海证券-国海证券债券研究周报:超长债性价比究竟如何》。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净值。内容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关注公司适当性意见,谨慎决策并承担风险。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