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政策调整下的债市与制造业PMI走势
AI导读:
3月初央行谨慎投放流动性,债市先抑后扬。3月PMI温和扩张,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MLF中标方式调整,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央行四次提及降准降息,债市调整空间有限,建议逢低做多。
3月初,央行在流动性投放上显得较为谨慎,部分机构的套保和止损操作进一步加剧了期现货市场的波动,导致债市整体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3月17日市场经历大幅下挫后,央行迅速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连续三日进行大额净投放,有效修复了债市情绪。在此背景下,债基的配置积极性显著提升,基金净值也逐步回升。截至3月末,债券型基金份额达到9.5792万亿份,较上月末增加427亿份;资产净值则达到10.6813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437亿元。
制造业PMI温和扩张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1.2%,虽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6%,较上月分别上升0.7和3.3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从分项指数来看,产需两端扩张速度加快。3月生产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52.6%;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回升0.7及0.4个百分点,达到51.8%和49.0%。价格方面,受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8%和47.9%,较上月分别下降1.0和0.6个百分点。数据反映出新动能供需保持较好增长,同时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产能的替代趋势明显,显示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
3月非制造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服务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受气候转暖影响,各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至53.4%,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3%,升至较高景气水平,显示出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的信心有所增强。
3月PMI延续回升态势,但回升斜率低于季节性水平。未来,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MLF中标方式调整
3月2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地满足不同参与机构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次日,央行开展了4500亿元的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此次MLF操作机制的转变意味着MLF政策利率属性被淡化,这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从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同时,这也是时隔7个月后MLF首次实现净投放,体现了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持续调整。2024年,潘功胜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将多个政策利率缩减为一个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利率。此后,MLF政策利率属性逐步弱化。2024年7月,7天期逆回购改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其政策利率属性有所强化。2024年8月,MLF续作时间由每月月中改为临近月底,LPR报价时间依然为每月20日左右,实现了LPR和MLF利率的解绑,进一步巩固了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唯一政策利率的地位。2024年9月,MLF延续单一价格中标,但央行在公告中称招标区间为1.9%~2.3%。2025年1月,MLF投标利率区间整体下移10个基点,MLF利率招标属性增强。此次MLF操作机制转变为多重价格招标,更加明确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核心政策利率的地位,有利于央行更好地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降准降息有望落地
3月以来,央行四次公开提及“择机降准降息”。3月27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明确,货币政策有足够空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市场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将开启,且力度可能强于2024年。
短期内,资金面变化及央行流动性投放态度将是影响国债走势的关键因素。3月下旬以来,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4月政府债发行提速,降准降息预期增强。整体来看,债市调整空间有限,建议投资者逢低做多。
(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