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储专项债重启,多家城投加速土地业务升温
AI导读: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重启与回归,多家城投企业加速土地业务升温,推动土地市场活跃。广东省作为首批试点,发行高达307亿元债券用于土地项目。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达6000亿至8000亿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重启与回归,多家城投企业借助这一金融工具,加速了土地业务的升温,推动了土地市场的活跃。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首批试点的广东省,近期发行了高达307.1859亿元的债券,专项用于回收19个地市的86个项目。此外,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一至十期)合计发行规模已达531.47亿元,其中143.82亿元专项用于32个土地储备项目。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间,城投拿地金额累计达到7.97万亿元,即便以30%的开工率计算,仍有5.57万亿元的土地金额待开发或被收储。
多位城投业内人士指出,土储专项债的发行不仅为城投公司提供了回收闲置土地的新途径,还有望进一步激活土地及房地产业务,形成新的增长点。
土储业务竞争白热化
“春节后,我们加速推进闲置土地的收储工作,首期收购土地金额即超过5亿元。”佛山一家城投子公司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该负责人还表示,土储专项债的推出,使得“去库存”手段更加多元化,通过回购房企闲置土地,加大了“去库存”力度。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推出,广东各地积极行动,收购闲置土地形成热潮。多个城市发布了2025年第一批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公告,涉及土地用途广泛,包括居住、商务、商业、办公、旅游等。例如,珠海市拟收储14宗用地,总价约66.5亿元;广州市花都区也发布了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公告。
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已有31家城投及子公司参与土地收储,合计收储价格约97亿元。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部研究员郜宇鸿分析认为,广东省本轮发行土储专项债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回购对象主要为地方国企尤其是城投平台;二是收购价格基本在原值80%以上,部分溢价超100%,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缓解城投流动性压力。
随着土储专项债试点范围扩大,其业务想象空间也在增大。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至8000亿元,这将有效推动土地去化周期缩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市场关注的收购价格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本轮广东省土地收购价格基本在原值8折以上,部分土地收购价格甚至超过原值。考虑到土地市场跌幅,折价回购对被回购人的账面资产影响较小。
预计年内发行规模庞大
北京市发布的土储类专项债数据显示,2025年合计发行规模达531.47亿元,其中143.82亿元专项用于土地储备项目。但与广东省不同,北京市的土储项目仍为传统一级开发项目,不涉及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先河律师事务所律师白逸民认为,土储专项债应有更大的想象和使用空间,可用于盘活存量资产,特别是停工烂尾房地产项目。通过专项债进行土地储备,可盘活停工烂尾项目,为复工续建提供启动资金,同时为破产财产的处置提供新思路。
中证鹏元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约为6000亿元至8000亿元,这将有效推动土地市场去化,改善土地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城投债务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