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止盈压力与LPR动向及美联储纪要解读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债市止盈压力显现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分析了LPR报价按兵不动的原因及后续货币政策期待,同时解读了美联储会议纪要中的关键信息,包括资产组合缩减、联邦债务上限及通胀目标等。

数据来源:Choice
1、债市止盈压力显现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指出,资金面紧张是触发短债调整的重要因素,长债受到压力传导,上行略有滞后。未来1-2个季度,国债利率曲线或先走平后走陡,预计1年国股存单利率调整上限或为2.0%,10Y国债利率的调整上限或为1.9%。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中期方向不看空,但短期扰动增加。负债端稳定性欠佳的机构信用债建议转向防御、缩短久期、降低杠杆;若机构负债端较稳定,可由短到长,增加高票息信用债配置。品种可选择抗跌性好的ABS、商金债等,二永债调整过程中“倒金字塔”建仓。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表示,短期观点维持不变,可用哑铃思维兼顾长短两端的投资机会。短端关注3年期国债、国开债潜在的资本利得机会;长端则可逢高/逢调买入,尽管19日长端利率已有所下行,但1.66%、1.87%的10年、30年国债仍具布局价值。
华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颜子琦认为,在当前利率曲线极平的环境下,哑铃策略较占优,短债及同业存单性价比凸显。短期来看两会前仍可维持一定久期,以两端(短债+长债/超长债)为主要操作对象。
2、LPR按兵不动
截图来源:妙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在稳汇率和防范利率风险等多重考量下,降息预期延后,2月LPR报价延续“按兵不动”。同时,资产端重定价压力加大、市场化负债成本上行,对LPR继续下调形成约束。后续降准降息值得期待。
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预计,今年央行会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不排除今年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下调LPR报价可引导中长期资金利率下行,推动经济复苏,释放市场需求。2025年投资机会明显增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若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下行,LPR仍有下降可能。但市场对LPR等利率下降幅度不可期待过高。相比之下,2025年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
3、美联储纪要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透露,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讨论了是否放缓或暂停资产组合缩减,面临提高联邦债务上限的复杂问题。缩表过程将耗尽储备金,美联储官员对此不确定。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预测,美联储将按兵不动至秋天,届时由于关税和移民政策,美国经济将更加疲软,最终说服美联储在年底前重启降息。
巴克莱银行指出,FOMC启动了货币政策框架评估,预计2%的长期通胀目标将被保留,但2020年引入的“灵活的平均通胀目标方法”和关注就业“偏离”的评估框架或面临调整。
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认为,只要通胀不出现异常上涨,美联储不会考虑加息。目前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接近3%,FOMC可保持政策克制。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