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展示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创新成果,如公积金数字人智能客服、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打破传统服务模式,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工商银行的“公积金数字人智能客服”无需触碰按键,就能实现业务“边聊边办”,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更便捷;北京银行的数字人“京小宝”能够快速回答金融产品、业务办理等相关问题,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建设银行的智能初筛机器人能够为用户监测健康状况……走进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能够深刻感受到科技对金融服务的赋能。

  记者注意到,本届服贸会上多家银行展区以“数智交互”为核心,依托具身机器人、智能数字人、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将展区打造成金融创新的沉浸式平台,打破固定时限、依托网点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让参观者拥有可触、可感、可玩的创新金融体验,充分展示金融服务如何打破时空界限,变得更有温度。

  一会儿解答信贷政策,一会儿引导参观路线……在工商银行展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吸引众人目光。它依托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等,灵活穿梭于展台间,为参展者答疑解惑,智能机器人成为服务新亮点。

  “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在工行的一些网点试点使用。当网点人比较多的时候,它就能够起到大堂经理的作用,让金融服务从客户的‘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触达’。”工商银行展台讲解员告诉记者。

  在工行展台另一侧,“公积金数字人智能客服”也是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直观体现——只需对着屏幕说出办理公积金业务的相关需求,如公积金贷款利率多少、如何办理公积金租房提取、退休时公积金如何提取等,系统便能识别出客户需求,并即时引导客户办理业务,实现“问询—办理—输出”一站式闭环。

  工商银行公积金数字人智能客服体验区本报记者张佳琳摄

  “客户不需要触碰按键,而是以‘边聊边办’的语音形式,就能让数字人智能客服来办理业务,比较适合老年人。预计在技术及业务条件成熟后,会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指导下,逐步试点推广。”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现场的咖啡机器人、机器人小铺、盲盒机等,也让金融服务与趣味体验深度融合。参展者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领取机器人制作的个性化拉花咖啡,办理业务后还能参与盲盒抽奖,金融服务创新带来全新体验。

  机器人小铺本报记者张佳琳摄

  北京银行展区里,数字人“京小宝”也吸引不少目光。“京小宝”不仅能快速回答参展者关于金融产品、业务办理等问题,还能介绍北京银行在数字银行建设方面的成果,如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推荐等。参展者还能通过数智交互形式,体验多种金融服务,亲身感受数字技术如何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贴心。

  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也体现在建设银行的养老金融展区里。不少参展者在京东智能初筛机器人前排起了长队。这款机器人是一种无创、快速的健康监测设备,即将布放在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养老金融特色网点,为老年客户及注重健康管理的客户提供综合化的养老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机构整合“金融+场景+科技”模式,充分运用科技能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触达能力,将使更多群体能够在细分场景中获得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