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详解
AI导读:
财政部等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及重点领域消费,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提到,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广泛,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重点领域消费。
贴息标准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根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政策内容涵盖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机构等。
一、政策内容
(一)支持范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
(二)贴息标准。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三)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二、组织实施
(一)贴息资金预拨。贷款经办机构总部预估总体及分省份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情况和贴息资金需求,向财政部报送贴息资金预拨申请。
(二)贴息贷款结息。贷款经办机构对相关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应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三)贴息资金申请。贷款经办机构省级机构对所辖分支机构上季度贴息资金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后,向属地省级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局报送上季度贴息资金拨付申请。
(四)贴息资金拨付。各金融监管局收到贷款经办机构报送的季度贴息资金申请材料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省级财政部门完成上季度贴息资金审核拨付工作。
(五)贴息资金清算。政策执行期满后,贷款经办机构省级机构对所辖分支机构贴息资金清算情况进行审核,向属地省级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局报送贴息资金清算审核意见和贴息资金清算申请材料。
(六)贴息资金监督。政策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适时组织抽查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三、监督管理
(一)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负责制定政策,向省级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中央财政承担部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共同做好贴息资金清算工作。
(二)压实贷款经办机构信贷管理和贴息资金测算审核申请主体责任,确保真正支持借款人消费。
(三)压实地方财政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责任,做好贴息资金审核拨付清算工作。
(四)强化监督约束,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经审核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财政部门将追回相关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