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天津金融业稳健发展,绿色引擎强劲助力
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天津金融业稳健发展,区域经济支柱作用凸显,金租公司资产总额领跑全国。金融业全力发动绿色引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齐发力,为天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强劲动力。
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天津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成绩单”。
报告显示,天津金融业稳中有进,区域经济支柱作用凸显,辖内金租公司资产总额突破九千亿元,规模稳居全国前列,成为半年度突出亮点。
在风险防线持续筑牢的同时,金融业精准赋能科技创新,并全力发动“绿色引擎”——绿色信贷高速增长、绿色保险提质扩面、绿色租赁精准发力,通过盘活碳资产等创新实践,为天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了强劲动力。
金融支柱稳健,金租业务领跑全国
2025年上半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8706.6亿元,同比增长5.3%,向好势头持续巩固。其中,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表现稳健,实现增加值1360.18亿元,同比增长4.5%,占GDP比重达15.6%,有效发挥了金融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具体来看,银行业整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天津银行业总资产7.07万亿元,同比增长6.35%;总负债6.73万亿元,同比增长6.32%。其中,各项存款规模达4.86万亿元,同比增长8.54%;各项贷款余额4.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8%。
保险业亦保持双位数增长,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2583.4亿元,同比增长13.0%;总负债2406.54亿元,同比增长12.7%。
金融租赁公司成为突出亮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辖内金租公司资产总额达9260.89亿元,较年初增长269.12亿元,增幅3%,资产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从租赁资产上来看,上半年总额达7716.18亿元,较年初增加108.56亿元,增长4.42%,业务拓展势头强劲。
行业企稳向好,风险防线筑牢
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态势呈现积极变化:一是银行业净息差止降企稳。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业净息差1.48%,较上季度增长0.02个百分点,成功扭转了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下行的趋势,盈利能力边际改善。二是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天津银行业在有效防控增量风险基础上,稳步化解存量风险,信用风险保持可控。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业不良贷款563.01亿元,同比减少33.53亿元。不良贷款率1.1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新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三是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津银行业加大计提减值准备力度,增厚化险资源。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业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额1546.01亿元,同比增加29.33亿元,拨备覆盖率238.4%,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
“金融引擎”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天津正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金融业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引擎:截至6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8517.65亿元,当年新增1084.3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4.59%,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提升至17.15%。近三年绿色信贷年均增速高达17.29%,显示强劲增长动能。与此同时,绿色保险扩面提质。在津保险机构聚焦重金属污染、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企业,加大环境污染责任险承保力度,上半年为天津市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保险保障7.05亿元,助力环境风险管理。此外,绿色租赁也持续发力。辖内金租公司积极为清洁能源、绿色公共交通、节能环保等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6月末,绿色租赁业务余额达1607.23亿元,已经成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天津市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7月31日联合发布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金融典型案例中,就从区域生态建设、风险保障、推动产融结合等方面展现了天津金融业在服务绿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在推动机制“破冰”,助力盘活企业“沉睡”碳资产的典型案例当中,兴业金融租赁的实践尤为引人注目。该公司通过为承租人量身定做金融租赁方案,提供1.8亿元“直租+回租”资金支持,以客户所拥有的7500吨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并在中登网完成登记,盘活了企业的存量碳排放权资产,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