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评级下调与市场化退出加速推进
AI导读:
中诚信国际公告湖南常德农商行评级下调,年内已有两家银行遭下调。中小银行评级下调引发连锁反应担忧,但批量降级概率有限。今年前5个月184家中小银行退出市场,监管改革与市场化退出进程加速。
中诚信国际7月17日公告,将湖南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二级资本债信用等级由A+降至A,评级展望稳定。这是年内第二家被下调主体信用评级的商业银行,此前山西榆次农商行已遭下调。此次评级下调主要基于资产质量恶化、盈利水平弱化及资本充足率跌破监管红线。与此同时,今年前5个月已有184家中小银行通过合并或解散退出市场。业内人士提醒,在部分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个别银行评级下调或触发连锁反应,但“批量降级”概率有限,更多机构将在国资注资与兼并重组中重获评级修复空间。
年内2家银行评级遭下调
中诚信国际17日公告,将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其发行的“21常德农商二级”债项信用等级由A+降至A。此次下调主要基于资产质量恶化、盈利水平弱化及资本充足率跌破监管红线。财报显示,常德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已升至4.8%以上,逾期贷款占比攀升至11.4%,拨备覆盖率骤降至约95%。常德农商行并非今年唯一遭遇评级下调的商业银行,早在5月,中诚信国际已将榆次农商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从BB降至BB-。
有望重获评级修复空间
实际上,中小银行评级下调并非新鲜事。业内看法不一,部分人士认为银行评级下调会引发连锁反应,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不应过度解读。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评级下调反映出中小银行整体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但整个行业不太可能出现“批量降级”。在多家银行遭遇评级下调后,监管改革与市场化退出进程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内蒙古、河南、江西等地省级农商行或联合银行密集挂牌,国有化增资也在提速。浙商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增资落地后,银行评级可能提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