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起草《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规范经纪业务,涉及六大类26条细则,明确禁止性行为,强化监管,促金融市场交易质效提升。

今日,成交额超400万亿的银行间市场,其经纪业务再迎重磅监管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显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人民银行起草了《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涉及六大类26条细则。这也成为自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之后,指导货币经纪公司稳健经营、合规展业的又一重要文件。

《办法》还列举十三项禁止性行为,业内人士直呼,今后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时代或将结束。近年来,货币经纪公司等经纪机构对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影响逐步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银行间本币交易额达433万亿元,在全市场总成交额中占比20%,这一背后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催生的交易需求爆发,但也暴露出监管盲区。

财联社梳理,上述央行监管文件,分为6大类共26条细则,核心在于加强对货币经纪公司等经纪机构的经纪业务进行功能和行为方面的监管,包括经纪机构类型和执业范围、入市和风险隔离要求、强化对客户的资质管理要求、强化信息披露和通讯工具使用要求、禁止性行为、完善监管要求和罚则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联系各类市场参与机构的枢纽,经纪机构对二级市场信息汇聚和定价、交易效率和市场流动性有着重要影响。近期国家监管总局和央行均强化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合规展业,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市场观点认为,该办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坚守机构定位的重要举措,未来央行将继续全面加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引领货币经纪公司坚守功能定位,促进提高金融市场交易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