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牛回头”行情解析:资金助推与估值展望
AI导读:
7月16日沪深指数下跌但个股涨多跌少,因银行股拖累。银行指数近4日回撤约2.54%,部分资金获利离场及分红周期套利操作致短期抛压增加。银行股年内涨幅显著,保险资金与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估值或仍有抬升空间。
7月16日,沪深指数虽以下跌收盘,但个股涨多跌少,核心因素是权重板块银行股的“拖累”。近4个交易日内,银行指数回撤约2.54%,有公募分析认为是部分资金获利离场。另外,7月部分银行进入分红周期,部分投资者选择“分红前买入,股权登记日后卖出”的套利操作,导致短期抛压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银行板块市盈率约7.42倍,位居过去10年96.28%分位,市净率约0.74倍。在多家机构看好银行板块之际,亦有公募人士指出,当前银行股已“不算便宜”。
银行股遭遇“牛回头”
近日,银行板块整体经历了“牛回头”行情,指数四天回撤幅度约2.54%。齐鲁银行等跌幅明显,权重板块的回撤还拖累了同期大盘指数。
对于银行股的回撤,有分析指出,这或许与近期多家银行股东高位减持影响了市场情绪有关。
资金助推银行走出前期“长牛”
拉长时间来看,银行指数年内涨幅高达19.4%,自去年“9·24”以来更是涨超47%。年内多只银行主题ETF涨幅均超过了19%。多家机构分析认为,银行股持续多月的上涨主要系资金层面的因素。
“保险资金的大举增持或许是银行股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私募排排网指出,银行股因其经营稳定性和持续分红特性,成为险资资金配置的“香饽饽”。
此外,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提升,也将对银行股股价构成支撑。资料显示,主动型基金对银行的持仓比例已从3.72%提升至4%。
估值或仍有抬升空间
展望银行板块的后市,华夏基金认为,在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业在盈利和分红的稳定性上的优点仍然突出,中证银行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5.13%,仍然具备独特的配置价值。
其次,银行的基本面比较稳定:中证银行近几年年报的ROE一直保持在9%以上,但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