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3月,东莞银行等三家银行IPO申请被中止,6月部分银行更新资料后状态变更。银行拟募集资金补充资本金,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中小银行上市进程放缓,二永债成外源性补血新选择,上半年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今年3月,深交所候场的三家银行东莞银行、南海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因财务资料过期,IPO申请被“中止”。6月30日,东莞银行、南海农商银行已更新财务资料,审核状态由“中止”变更为“已受理”,顺德农商银行仍处于“中止”状态。

事实上,三家银行IPO候场多时,早在2019年就递交了招股书。据招股书,东莞银行拟募集不超过7.8亿股,南海农商银行拟募集不超过13.15亿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从监管指标来看,截至2024年末,两家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较为充足。东莞银行表示,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南海农商银行也表示,盈利保持稳定压力加大,有必要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从业务定位来看,东莞银行、南海农商银行均是深耕本土业务的地方性银行。近年来,中小银行A股上市整体进程放缓,部分银行相继撤回申请或转向港股上市。另一方面,“二永债”作为常见的外源性补血工具,更受中小银行青睐。

据企业预警通统计,今年上半年,合计有33只中小银行二永债披露发行公告,规模1545.6亿元,同比增长50%。业内人士认为,防风险背景下银行资本补充进程在加快,预计未来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