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模式”再现 浦发转债转股落定
AI导读:
6月30日晚间,浦发银行公告显示,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合计转股股数为9.12亿股,信达投资进入前十大股东序列。光大银行可转债转股模式再现,浦发转债转股形式尚存悬念。
“光大模式”火速复刻落定!6月30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显示,6月27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合计转股股数为9.12亿股。从增持转债、划转可转债,再到完成转股,信达投资仅用时3天,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信达投资持股比例超过3%,进入前十大股东序列。
此前,浦发银行于6月26日公告称,截至25日,信达证券管理的单一资管计划已累计增持近1.18亿张该行可转债,随后于26日将其持有的浦发转债全部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2019年10月底,浦发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5亿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对应发行总额500亿元,期限6年,并于当年11月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名称为“浦发转债”。截至今年3月末,仅有144万元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未转股的浦发转债在发行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9.9971%。
信达投资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中国信达的全资子公司。中国信达在内地和香港拥有9家直接管理的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根据以往案例,为缓解银行可转债到期兑付压力,银行或发动机构股东以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股份,或引入新的战略股东购入可转债转股以增持股票,这类股东被称为“白衣骑士”。其中经典案例莫过于光大银行300亿元可转债于2023年3月到期前,获原中国华融出手增持,后者迅速将所持光大转债实施转股,这被视为银行可转债转股新模式。
对光大银行而言,中国华融增持并完成转股后,300亿元光大转债最终达成大规模转股,既直接减轻了到期偿付压力,又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同时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收盘,浦发银行股价为13.88元,距离“浦发转债”最新转股价(12.91元/股)的1.3倍尚有20%的涨幅差距,该行也尚未完成2024年度现金分红。 因此,浦发转债将以怎样的形式完成转股,尚存悬念。
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通常,当正股股价持续高于转股价时,部分短线投资者可能选择转股获利。而大面积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这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来说难度不小。不过,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快速上扬,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目前,除已宣布强赎的南银转债、杭银转债外,全市场还有8只银行转债存续,浦发转债4个月后到期。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需求端银行转债因信用资质强、抗风险属性显著、正股股息率突出,一直是转债投资者青睐的底仓品种,市场对其需求持续高位。但供给端因银行板块估值长期破净,银行转债新发自2023年以来实质上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