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团队“变阵” 上市银行人事调整频繁
AI导读:
今年以来,超半数上市银行出现重要人事变动,国有大行成调整核心,股份制银行凸显业务转型导向,城商行与农商行呈现代际更替特征,部分银行折射出业务转型期的治理挑战。
银行高管团队继续“变阵”,年内超半数上市银行出现重要人事变动。6月26日,建设银行干部杨军出任中行党委委员,将补位副行长之职。截至6月29日,已有超23家上市银行发生重要人事调整。国有大行成调整核心,六大行中5家完成高管“换血”,中国银行变动最频繁;股份制银行调整凸显业务转型导向;城商行与农商行呈现代际更替特征。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银行业高管变动频率提升,与数字化转型和内部经营变革提速有关。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本轮调整是银行业业绩、数字化和监管要求三重压力下的战略响应。
作为本轮人事调整的核心阵地,六大国有行年内已有5家发生高管团队“换血”。其中,中国银行年内已有三位副行长离任,接棒者中既有内部晋升的,也有建设银行“空降”的。其他国有大行同样动作频频,农业银行年内迎来三位“70后”副行长。建设银行方面,3月18日,原副行长李运因工作调动辞职;4月18日,原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韩静的副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并正式就任。值得一提的是,2月,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任职资格获批,结束了该行长达近3年的“一把手”空缺局面。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等上市银行今年的高管调整亦颇为频繁。股份制银行的人事变动直接体现业务转型导向。平安银行引入原平安信托董事长方蔚豪出任副行长,指向财富管理业务扩容需求。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的高管调整更突出代际更替特征。兰州银行新任行长刘敏以准“80后”身份掌舵,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显著。然而,部分银行的调整也折射出业务转型期的治理挑战。
不同类型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人才策略,在总体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通过人才交流互动,招聘专业人才,推进干部年轻化等,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经验,推进银行特色化发展,推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能力增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